|
让人惊诧:西藏密宗尼姑生活探秘(组图)
在虔诚地将毕生奉献给藏传佛教信仰的信徒中,不仅有那些强悍的男性,还有一些纯洁温柔的女性。她们被称作尼姑。她们远离尘世,在门闩紧闭的尼庵(尼姑寺)中苦读经文、虔诚祈祷、恪守戒律、自我磨难,努力以一颗圣洁之心,去叩响她们理想中的“超然世界”之门……
在西藏,有很多寺庙,其中喇嘛庙居多,尼姑庵较少。但也有一些挺有名的,如在拉萨就有米米钦热寺(遗址)、嘎丽寺、朗古寺、仓宫寺和阿乃昌库寺等尼姑庵。.改革前,西藏的尼姑庵常常是人满为患,近年来不但有许多旧日的尼姑重返尼姑庵,而且还有一些年轻姑娘和少妇进庵削发为尼。
在尼姑庵修行的尼姑,有的来自贵族或富商之家,有的来自破落的名门,有的来自平民百姓之家。一个女孩到尼姑庵修行,首先要找一位老尼当规范师,负责对她道德品行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再请著名的活佛替她剃度,活佛祈祷念经后,剪去小女孩头上最后一绺发丝,表明她六根清净,无牵无挂。
阿琼南宗三丹培林的每位尼姑从出离家门,独身修道,加入教团组织,居住寺院,开始她们新的生活-宗教生活,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每位出家入寺或受持“三归”,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者,必须身体健康,笃信宗教,坚守戒律,一心学经,方可入寺。
剃度入寺
剃发,是佛教徒出家接受戒律的一种规定。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的每位尼姑出家入寺前,一般要在寺院找一位道行高,学问好,在寺内有一定声望,已入殿课诵,即正式纳入寺院组织的尼姑,作自己的“依止师”,这位“依止师”也须得寺院同意后,方可收其为弟子,然后由“依止师”在其佛堂内为新的弟子举行剃度仪式。为新弟子剃除头顶发辫,供于佛祖释迦牟尼像前,穿法衣,赐法名,授沙弥尼戒,成为沙弥尼。
做尼姑需考试
藏传佛教各大寺院为了控制、管制、管理僧尼而设有一种入殿仪制。在阿琼南宗尼姑寺,剃度入寺的尼姑首先要经过“依止师”逐字逐句,手把手地教授该教派所修习的各种教理教法,特别是要掌握、谙熟“日常课诵”的基本内容,通过试经的考试,合格者方可吸纳为该教团组织或这个寺院的正式尼姑,并有资格参加寺院举行的各种法事仪轨。
初入殿要交钱、请吃饭
一般每位新入寺的尼姑第一次入殿(进入大经堂)参加“日常课诵”时,要献哈达,以个人的力所能及给寺院赠送茶叶等礼品,或5至10元钱。这位尼姑要磕头礼佛三至七次,便可列入“日常课诵”之席。从此隶属于这个寺院,取得该寺尼姑的资格。这套入殿仪制程序,在藏传佛教各个寺院的具体做法各不相同,有简有繁。
旧时尼姑庵,新来的女尼还要请全庵尼姑吃喝,宴请一天的可以得到“顷则”的名分,宴请两天的可以得到"齐泽古雪"的名份,取得这两种名份的尼姑,可以不参加集体念经,免除一切劳役。除请吃喝外,视家境情况,新来的尼姑还要给尼庵或送陶壶、或送青稞、或送酥油、或送卡垫等供奉。
如果规范不识字,新来的尼姑还要请一位经师,教她读经。先学藏文,然后学“噶洛玛”经(文殊颂),再学“卓玛堆巴”经(度姆颂)。此外,还要读“喇嘛曲巴”、“莫龙朗吉”、“乔瓦久珠”和“卓玛朗当玛尼”等佛经著作。
7岁至20岁的尼姑要受沙弥戒
7岁至20岁的尼姑要受沙弥戒。受戒仪式由一位活佛主持,同时要有4名“格龙”(比丘喇嘛)当助手。受戒地点一般在寺院,也可以在活佛的驻锡地。主持仪式的活佛根据每个受戒尼姑的生辰八字,算定受戒日期。参加受戒的尼姑在受戒之前将酥油、糌粑、面粉等食品送到受戒地点。受戒地点(经堂)布置得既庄严又神秘,正面悬挂释迦牟尼像,两边是受戒尼姑的本尊像。活佛登上法坛,四个格龙(比丘)分别坐在两边。受戒尼姑盘坐在活佛对面的藏毯上,穿着黄色法衣、红色袈裟,腰带“格鲁”(净水壶)。
受戒尼姑三人一组,按先后顺序走到活佛座前,伸出右手,同时用左手抓住一个“曲扎”(滤水器),表示滤去一切邪念。活佛抓住尼姑的右掌,问:“愿意受戒吗?”答:“愿意!”接着提出36条戒律,诸如不喝酒、不邪淫、不妄语、不偷盗、不杀生等。活佛问一句,尼姑答一句,问答完后,活佛郑重宣布:“从现在起,你们是受戒的人了!”然后尼姑跪拜三次,接受活佛摸顶,尼姑给活佛献礼物。
每个尼姑都要想一个法名。受戒后,7天内过午不食,只喝点酥油茶。每天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在神像前跪下,默念36条戒律,逐条反思后,祈祷道:“到今天太阳升起之前,我处处遵守了戒律。如果有犯戒的地方,请神佛多加原谅!”
那些从远古就被固定下来的经文,经过虔诚的女性之口吟出,别有一番韵味和传神之力、那清朗甜润的喁喁之声传达出的深邃哲理。
每日功课:诵经
每天早晨,随着尼姑庵的海螺声,全体尼姑集中到经堂,由领经师领头诵念经文。尼姑诵经就像唱歌一样,十分动听。她们在诵经的同时,边喝着尼姑庵供应的酥油茶,边吃着自备的糌粑。早经诵完了,早饭也用过了。女尼的闲暇时间几乎都在转动着的经轮中渡过。
日常课诵。是藏传佛教徒每日定时集中于大经堂集体共同诵读佛经念持经咒、礼佛供养和梵呗歌赞的一种行仪。日常课诵是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尼姑日常宗教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尼姑们必须修持的定课。尼姑寺的日常课诵一般在清晨进行,可谓“早殿”或“早课”。每日清晨尼姑们定时集中在大经堂,共同诵经供赞,礼佛祈佛祈祷,与安置于大经堂中那些可见或可亲证的神佛、菩萨实体(塑像)面对面的交流,由此不仅可产生一种亲切感或补偿心理之感。
在阿琼南宗尼姑寺,转经轮是尼姑日常个人进行的主要宗教活动。她们每日要环绕大经堂经轮回廊,周而复始地转动数千百次的转经筒,面对大经堂中安置的本尊,护法等众神行上千百次五体投地的磕拜。这种转经磕头的行仪除了在寺内进行外,尼姑们常常还在各自的尼舍中均设有小佛堂和手摇经轮。她们的闲暇时间几乎都在转动着的经轮中渡过。她们转经轮,口念经咒真言,将自己的身、心、语全部奉献于它,崇拜它。
谋利的佛事活动
俗家经忏是为俗人举行讽诵经忏的一种宗教仪式。它由施主奉献财物,指定尼姑修忏法诵佛经。也是尼姑寺一种谋利的佛事活动,或尼姑个人唯一的经济来源。诵经拜忏可在寺院集体共同进行,亦可去俗家进行。但它不是经常性的。
阿琼南宗尼姑寺为了使每个尼姑人人都有所经济收入,寺院规定:尼姑个人不能擅自受邀去俗家经忏,一般由“格贵”统一安排,人员的多少由俗家限定,依经忏内容5人、7人或10人不等。每一组中均设有“翁则”、“上师”(喇嘛)和“却员”等神职人员。进行经忏的内容纷繁多种,十分繁杂。有追荐亡灵、祈冥福、报亲恩、消灾延寿、驱邪禳灾等等,其形式也是多样的。
诵经拜忏的尼姑在仪式中扮演着神的代表和仆人,是神圣力量和世俗人间的联结点,把神圣力量传给世俗人间,或救度亡灵,引入极乐世界,或超脱苦难,构造着一个完整的经验世界,但它却隐藏着一种救治世俗的方法,或具有一种拯救的力量。它通过礼敬,赞叹。拜忏以安定心思,能够净化或改变人们的生活。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各忏法便纷呈于世,成为僧尼主要的佛事活动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