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淡鲜美的上海传统小吃(组图)
上海小吃在南宋时即有记载,明初上海成为东南名邑,制作渐趋精,在清时随着上海商业日益繁荣,应时适令的各类米、面类小吃品种更为丰富。清末,上海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相继吸取了各地风味小吃精华,几乎包括了全国各主要地方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上海小吃特点是品种繁多,兼具南北风味;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应节适令,因时更变;供应方便灵活。
1、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2、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1988年第二届全国烹饪比赛获银牌奖。
3、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味秘笈:底酥、皮薄、肉香。一口咬上去,肉汁裹着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喷薄而出,味道一级。
4、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7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194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1952年,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获得成功。不仅符合卫生要求,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5、阳春面
又称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
6、百果馅酒酿圆子
酒酿圆子一般是小而无馅,但此圆子稍大,内包百果馅,滚米粉,成为小巧玲政的百果圆子,配以优质糯米制成的甜酒酿,是上海城隍庙满园春小吃店的名品,也是甜食小吃中的上品。其特点百果清香,花香、酒香味更浓。
【百果馅酒酿圆子的制作方法】
制馅
将百果加精、猪油,揉搓成长条,摘成小丁状,再搓圆。
包制
将馅心湿一下,放在盛有干粉的竹匾内,用双手晃动,使馅心滚动并一层层裹上干粉,至表面光洁(每500克干粉出110只小圆子)。
烹制
锅内放水,用大。煮沸,放圆号,用大火再烧佛,分次加凉水,使保持沸与不沸的状态(防止圆子散糊),待圆于上浮后再煮一二分钟,下入捣散的酒酿,水沸再加白糖、桂花拌匀即成。
7、擂沙圆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8、猪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为旧岁暮新春的时令米食。糕身松软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样。
【和猪油百果松糕相关的文化记载】
松糕,是上海节日小吃之一。据上海《嘉定县绿志》记载:“松糕,以粳糯米磨粉,和以赤白糖汤,徐徐入瓶,松腻得中,则易熟而不滞。果品如松仁、胡桃。枣肉、检厂、幅红,芳香如玫瑰、木樨、薄荷及干菜、猪脂,皆可加入。岁杪馈遗,比户为之,新正常以享客,重九亦然。盖谐声于高,以为颂祷……”如今,每逢旧历岁暮新春,上海地区盛行的馈赠松糕之风,盖由此而来。是用糯米粉掺粳米粉制成圆形糕状,上缀干果蒸制而成。
【猪油百果松糕的制法】
将糯米、粳米掺合磨干粉,赤豆洗净煮过加白糖,制成干豆沙,另将莲心、核桃仁、蜜枣(会核)均切成小块,拌匀,加白糖和水为干粉吸收,然后在笼屉内侧刷一层芝麻油,把糕粉铺上,再铺于豆沙,最后将莲子、蜜枣、核桃块撒匀放在糕面上,笼屉放锅上,用大火沸水蒸熟,待呈紫色时,再放糖猪油丁、玫瑰花,至糕熟取出即成。 成品糯韧而香。
·配 料: 糯米、粳米,赤豆,莲子、蜜枣、核桃
·操 作: 将糯米、粳米掺合磨干粉,赤豆洗净煮过加白糖,制成干豆沙,另将莲心、核桃仁、蜜枣(会核)均切成小块,拌匀,加白糖和水为干粉吸收,然后在笼屉内侧刷一层芝麻油,把糕粉铺上,再铺于豆沙,最后将莲子、蜜枣、核桃块撒匀放在糕面上,笼屉放锅上,用大火沸水蒸熟,待呈紫色时,再放糖猪油丁、玫瑰花,至糕熟取出即成。 成品糯韧而香。
·营养价值: 糯米 - 糯米又叫江米,是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
9、油氽排骨年糕
猪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该小吃在上海有二种制法,分别以曙光饭店(原名小常州,号称排骨大王)和鲜得来点心店为代表,这两家都以经营排骨年糕而著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异,各有特色,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上海做排骨年糕的名店】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上海有两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鲜得来”。
“小常州”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
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煮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待捶打至米已无整粒后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块已经氽过的排骨,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氽,吃时,洒上五香粉,则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酱即可。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10、鲜肉猫耳朵
传统的猫耳朵是用凉水和面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擀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擀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