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64|回复: 4

眼儿一闭一睁就11.2%——我们工资涨得老快了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09-8-3 1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眼儿一闭一睁就11.2%——我们工资涨得老快了

中国经济网




7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平均工资数据。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折算下来,平均月工资为2440元,这一数字在互联网上被大多数网友质疑。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房价涨了,股价涨了,收入真的也跟着涨了么?至少老百姓没有感觉到。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11.2%,农村居民增8.1%,在职职工上涨12.9%,据了解,这是近10年来居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GDP。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央行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并降至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统计数据就像穿比基尼的美女


  统计数字与现实情况的背离早已不是秘密,但是如此大的反差着实令人吃惊。套用一位学者的名言:统计数据就像穿比基尼的美女,露出的部分固然重要,遮住的部分却更加要命。


  在平均收入快速上涨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却仍然持续负增长,虽然幅度有所放缓。按理来说,这意味着老百姓可以过上更为惬意的生活。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央行此前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1季度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也不乐观,并认为物价较高的消费者有所增多。


  国家统计局对此数据的解释是,现行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尚未包括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缴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甚至包括实物形式支付等。


  针对社会上对平均工资数据的议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要改进工资统计工作。他透露,私营企业工资统计已经开展,去年私营企业平均工资已经统计出来了。因为当前平均工资数据还承担了各类补偿、赔偿、社保等政策依据的功能,在和有关部门商定后,将适时公布私营企业工资数据。国家税务总局此前也下发通知,力争在2009年底前将全国所有扣缴单位纳入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在工资统计上就将有全员申报的税务数据,到时候将不会再出现拿一个“尚未包括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平均工资数据出来的“玩笑”了。


  居民收入和居民感受到底差在哪里?


  如今,质疑“平均工资”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今年三月,北京市统计局公布,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折合每月3726元,比2007年增长了12%。上海市统计局则公布出2008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9502元,月平均工资为3292元,比上年增长13.8%,但据调查显示,实际上绝大多数网友的收入都远低于这一数字。那么为什么大部分网民没有感受到自己收入有所增长了呢?


  统计局的官方解释


  平均工资≠实发工资


  工资总额是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帐户的基金。


  职工工资总额统计的是税前工资,也就是说,还包括了单位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应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等。职工工资总额还包括单位以实物支付的部分劳动报酬。所以工资总额统计也不完全是工资单上的"实发工资"。


  计算方式是“总额除以人数”


  按年度和季度公布的"职工平均工资"和"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进行统计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利用年度(或季度)职工工资总额÷同期(年度或季度)职工平均人数得到的。


  具体收集的方式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各个部门通过地方统计局向全国城镇160万余家城镇基层单位和企业布置统计报表,按照季度、年度等时间的要求进行回收,由地方统计机构进行汇总,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将汇总数据报到国家统计局,一级一级报,县报到市、市报到省,省报到国家统计局。


  60%劳动者未进入统计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尚未包括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后两者尤其是私营企业,正是就业的主要方向。


  平均工资调查范围中的这些企业所雇佣的人数是1.2亿人,而在2007年年底全国城镇就业实际人数是2.9亿,2008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就业实际人数已经达到3.02亿,也就是60%以上的人没有包括在统计范围之内。


  民间的解释和分析


  少数高收入者拉升平均数?


  实际上,如果搓澡工,保姆和泥水匠的工资在上涨,那才说明全社会工资水平在提高,因为他们的收入随行就市,最能反映平均水平的变动。说是“平均”,却不包含60%的劳动者,这正是“平均工资统计”的吊诡之处,当“平均工资涨幅”就变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涨薪幅度,改名叫“铁饭碗指数”也许更合适。


  一位名叫随风飘扬的网友表示,如果是真实数据,只有一种解释,两极分化在提高。


  一位新华网网友表示,居民收入一点也没有增加过,只有行政事业人员增加了吧。他们增加幅度过大,平均到居民中,居民平均收入就是这样增加的。


  而《新京报》署名马光远的文章认为,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都成了上半年拉动收入增长的第一动力。这说明,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国家开始重视向居民倾斜,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然而,统计数字与居民真实感受的偏差,很显然不能仅仅用转移性收入来解释。国家统计局恐怕需要回答至少两点质疑:一是个人所得税下降而工资收入却增长,这显然是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根据财政部数据,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2136.73亿元,同比增长0.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26.5个百分点;二是平均数字是否掩盖了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实。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而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薪酬也表明,尽管遭受了金融风暴,但金融等垄断行业高管人均薪酬高达60.46万元。在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速超越GDP也许因为财富的过度集中而失去解读的意义。


  有网友指出,这正是所谓“张家有财1000万,9个邻居都是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


  支出增长过快?


  面对涨幅如此巨大的收入,为何大多公众却始终“没感觉”?《青年时报》署名石敬涛的评论认为,短板或许正在于公共产品的匮乏。2003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据国际经验,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期,也是该国公共产品需求快速扩张时期,这一时期现代化以公共服务为基础。


  而现在,我国可以说正处于公共产品需求的大扩张阶段,人们对满足温饱的需求已开始转为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制约公众工资增长和消费“感觉”的,不单是收入和消费的绝对增长幅度,还有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保障。但事实上,目前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却始终难以让人乐观———昂贵的医疗救治、动辄大谈市场化的教育、坚挺飞涨的房价,压得在俗世中生活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尤其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生存的状况更是步履艰难。如此情境下,可支配收入自然感觉不到涨;消费支出,更是分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以房子为例,署名马跃成的博客文章指出,比较起来,中国还处在一个低工资阶段,职工的工资收入没有达到最低的工资标准的情况也很多,这与当前房价的猛涨形成对比,收入不能随着房价涨,或者房价不能与收入相协调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相关阅读: 七嘴八舌 众说纷纭 社会各方话说平均工资


  放眼望去,只见经济在衰退,企业在裁员,在降薪,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失业者的行列。然而我们的收入却在以11.2%的幅度在增加,这岂不是咄咄怪事!难怪有人说,中国人加工资--空调。用小沈阳的话说,我们工资涨得老快了,眼睛一闭一睁,就11.2%。


  马明哲们的收入是不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做到让自己的个人收入逆势上扬。他们一小撮人的收入,被老百姓一平均,就可以带动一大片人的收入增长。这对统计局的数据是多大的贡献啊!看来,我们必须感谢这些人,正是他们,让中国人民在金融危机下,收入一次又一次地被大幅增长。

0

主题

332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18
发表于 2009-8-5 06: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掩耳盗铃”的中国失业率统计

8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在回答道琼斯通讯社记者的提问中表示,二季度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登记失业人数比一季度下降了9万人(一季度约为915万人),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今年的目标是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仅为4.3%的失业率就被官方认定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知晓中国失业率统计的怪现象,有人一定会觉得这是在开玩笑。其实,这恰恰反映了目前仅统计城镇户籍人口的登记失业率已经无法描述真实的失业状况,基本失去了政策指导价值,这种"掩耳盗铃"的登记失业率应尽快被调查失业率替代。调查失业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相比较登记失业率而言,其调查对象更为广泛,一般包括城乡常住人口的所有劳动力。

事实上,对中国失业率统计的诟病由来已久。最近的一次争论似乎发生在2008年底,中国社科院当时发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而人保部
2008年第三季度末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4.0%。与GDP莫名其妙地要保"8"一样,中国的登记失业率似乎一直在保"4",因为2002年以来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4.3%之间,最高的年份不过是2003年的4.3%,由此也可以知道为何有关部门判定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为现在4.3%的登记失业率已经达到了1998以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近几年有些学者估计中国的真实失业率远远高于官方的登记失业率(最低估计为8%,最高估计甚至达到20%)。诚然,由于人们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十分频繁,以及对失业者和非劳动力的界定十分困难,导致失业率统计存在一定的高估或者低估现象,但如此悬殊的差距无法用正常的统计误差来解释,只能说明现行的中国失业率统计存在重大遗漏和缺陷。

这个缺陷就是目前中国仅仅统计和公布城镇登记失业率,没有统计和公布国际通行的调查失业率,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不仅已经与时代脱节,同时又存在着严重偏差和低估。

中国城镇劳动力的失业登记制度初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称为"待业登记",那时所有的城镇无业者都必须到政府劳动部门登记,处于就业等待期的劳动者即登记为"待业"。1994年,"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除了出于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的目的,统计登记失业率其实更多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因为登记失业率与领取失业救济与低保补助密切相关,而并不是完整的体现劳动力市场现状的经济统计指标。

比如,现行登记失业率统计指标体系仅有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两个指标,除了有按省份和城市分组的数据外,几乎难以获得按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分类的结构性失业数据。

更严重的还是登记失业率的低估现象。一方面,它没有包含农民和进城农民工,无法反应大量农村人口的失业状况;另一方面,它仅包括城镇本地户籍的失业人员,遗漏了下岗失业人口、未就业的大学生以及外来城镇人口等等,而且登记失业率将统计的年龄上限界定为男50岁、女45岁,这也将漏掉一部分人口。登记失业率的低估带来了看似自相矛盾而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比如,在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最严重的1998-2000年,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而当就业形势开始好转时,这个指标却大幅度提高了,从2001年的3.6%到2002年的4%。再比如,去年底有关部门估计返乡的失业农民工高达2000
万,但2008年第四季度登记失业率只象征性地从三季度的4%上升到了4.2%。

当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相对变化而不是绝对数值来推断整体人群的失业形势,但既然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无法全面衡量劳动力市场现状,就应尽早退出历史舞台,否则不仅难以与国际数字进行比较,还很容易对政策制定产生误导。

早在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并计算调查失业率。但目前调查结果仅供统计部门内部使用,仍未露出庐山真面目,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统计数据到底要做指挥棒还是迷魂汤?还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回帖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104
发表于 2009-8-5 08: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庵:中国经济畸形暴涨 恐带来经济崩溃

【大纪元8月3日讯】(希望之声记者傅明、米兰采访报导)在目前西方国家还没有摆脱经济危机困境之时,失业率仍在上升、且市场低靡的情况下,人们普遍采取了谨慎消费的态度,但在中国股市却出现了“繁荣”景象。对于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如果产品无处可销,何以出现这种有悖于经济规律的现象呢,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评论家、泛美银行副董事长草庵居士。他警告大陆股民,中国的经济市场泡沫将会再现,并且可能带来经济崩溃。(录音)

草庵居士首先分析,新增投资的整体状况及其走向:“ 中国现在出现泡沫化是个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知道中国在遭遇到环球的经济危机之后呢,它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呢就是增加投资,增加政府投资。比如说今年年初,它整个贷款发放了将近6万亿,这6万亿几乎把全年的贷款在头两个季度之内就全部发放完毕。另外知道有增加4万亿的投资,这样加起来就有10万亿。现在全球经济没有好转,西方国家经济没有复苏,没有复苏消费就没有增长。而且西方国家经济还在萎缩当中。它的消费市场没有之后,以中国为主的出口国家的产品就没有外销。中国虽然投了这么多钱,但是这些钱在生产上,没有办法消费,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去制造东西,促进出口。”

草庵指出,新增投资不仅增加股市泡沫现象,更有可能带来经济崩溃:“大家看到在整个全球经济低靡,全球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低靡的情况下,中国突然间一下子,在最近两个月时间发生了股票高涨,房地产高涨。而且现在房价上涨比年初的时候大约涨了30%,股票从1000点涨到了3000多点。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中国采取的策略,经济政策是有问题的。虽然把大量的钱投进去,它想促进经济,但并没有促进实体经济,而是促进虚拟经济。大家拿到钱之后,包括企业家也好,各方面也好,他们不愿意去投资,因为投资以后,没有地方去销售。中国市场没有、海外市场没有,销售不出去。所以这些钱怎么办啊?就投资到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所以,海外的学者们已经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再一次泡沫,而这次泡沫,将会带来更深的灾难,也就是经济还得要崩溃一次。”

草庵继续分析道:“大概在中国最高峰6000多点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们看到,历时6000点它是从3000点起步的,也就是说增长一倍。而这次是从1000多点起步的,已经增长了将近2倍了。而且指数增长不像直线的,到最后资金累计投资会越来越大。所以3000点的崩溃并不意味着崩溃会次于6000点。这是与经济起点不同所造成的。”

草庵居士在分析股市是否会很快崩盘时说:“因为这钱投进去之后,会带动一个风潮,当股市价位下落到一定程度之后,它需要更多的钱去维持,这个时候,当出现资金跟不上的时候,它会出现这个崩盘。”

由于现行的中共体制,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无法由自由市场去均衡,只能让老百姓、弱势群体受到更多盘剥。录音:“中共一直想扭转这种不平衡。但是经济规律不是按照这种政治手段和政府的政策所能扭转的。所以我们讲,经济是看不见的一只手,而这只手在操纵着人们的思想。而经济尤其是由每个老百姓自己而作的,虽然有盲从性,但从整体上来说,大家是趋利的。当这个利益没有的时候,这种不平衡应该是由自由经济去转变,向均衡去转变,但是由于中国政府政策的问题啊,它在私有化过程中有一些不公平,同时它对弱势群体的压制,而且一些独裁的统治都造成这种不平衡没有办法去扭转。所以,在中国不平衡现象在目前政策下,还会继续延续。也就是说官方的强式阶层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更多的百姓会把利益贡献出来,受到更多的盘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41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坐看雲起

积分
11709
发表于 2009-8-7 14: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25

回帖

6820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6820
发表于 2009-8-8 01: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2-10年间 中国99%的白领要破产?

近期,许多网络媒体刊登了一篇署名郎咸平的文章:《中国99%白领要破产》,称2-10年内中国99%城市白领将随着房价的崩溃而破产,并指出中国面临着“次贷危机”的隐患。但编者经过查询发现,该文章在2006年就已经出现,署名作者为:水木周平。饶是如此,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仍值得我们了解和警惕。所以编者转载过来以供读者参考。从2006年到现在,三年过去了,不知道水木周平是否买房子了?

  附:未来2-10年间 中国99%的白领要破产

  水木周平

  “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就如我预言中国国营企业职工必然失业一样,在当时来说没人信。但确实会发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必然以不断的以通货膨胀和改革手段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每一次改革所带来的阵痛都是由百姓来承担的。无论是上山下乡时迷茫的知青们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大量国企纷纷倒闭时大量下岗职工。如果他们能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话,那么我想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留一点后路。但是由于过分相信文件以及过分相信生活不会突变,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有人说政府不会坐视不理白领破产,其实政府当然不愿意。可有的事情……怎么说呢。想想当年的下岗职工吧。引起了那么大的社会震动。又能怎样呢?今天的白领明天破产的时候也那样而已。

  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腾飞。但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更改。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由于我国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以及改革领域里出现了各种失误导致房地产节节攀升。随着房地产的增加以及外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新民工也就是所谓的“白领”收入表面上也在提升,以北京为例3000-15000元人民币的月薪处处可见。但这一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租房或还贷。

  为了深入地了解为什么99%的白领家庭会破产,我们就必须先了解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高在哪里?资金是运转的?(这里的白领指买房或者准备买房族。)以及发展趋势带来的相关效应。本文会分三个阶段向你阐述。

  1、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一个因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

  其实房价的爆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买单。比如以前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房子。如果还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体系,你欠了钱没还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是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所以把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家的。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开发商从工行贷款1000万的后果。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 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2000万,然后再用这 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

  比如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再不买房将来就只能住在郊区呀之类的。导致人们不得不去买房。其实住不了市中心这种情况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城市居民是一个新老替换的过程,要上班的住城里,老人退休喜欢住郊区。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会出现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况。虽然这些舆论造成了很多人买房子,但是仅仅是这样,房价还没有高到现在这样的离谱。紧接着政府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2、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二个错误:中国特色的按揭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所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能贷到款。

  为了早日缓解第一个错误所带来的资金黑洞。政府开始实行个人按揭制度来售房。还经常举什么美国来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来诱惑人们去按揭。确实有人按揭了,而且是疯狂的按揭。只要和银行有点“路子”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 万再从银行贷出150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所以转了一圈,抬高了几倍价格的房子又回到了政府回到了银行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新楼盘刚开始修就被“炒房团”买走了。他们炒的不是赌房子会升值。而是拿了房子去收拾银行。

  银行拿到这个房子怎么办?更不敢降价了。只好再加点价接着卖。所以普通老百姓现在根本别想买到真正合理价格的房子!即使你直接从开发商手里买来的房子都说不定已经转了好几次手又回到银行以及开发商手里的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8000/平的房子里,有只有2500才是房价,有5500都是以为决策错误带来的资金黑洞!也就是说你正在替人任劳任怨的擦屁股。

  3、第三个问题:白领家庭何时破产?

  那么我们研究了房子价格为什么会涨,再来研究一下中国城市所谓的白领家庭破产的必然性。

  首先国外白领收入确实是高,但是高得有价值。而中国所谓的白领则普遍素质较差。中国企业内耗严重。人人相轻,人人顽固。所以难怪外资企业一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就开始惊呼:“在中国办企业招不到人!”对此我也深有体会。那有人会说:“既然现在的白领不值这个身价,那水木周平你说说为什么他们还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呢?” 其实,这由于房地产的火爆造成的一个量子效应。银行损失的资金大量的经过少数人之手流向了市场。这些人开始在中国的其他领域疯狂投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房地产就快要崩盘了。他们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正在快速消化这些资金,他们投资互联网,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娱乐,投资很多很多。但起码付出的工资要够员工付房子月租或者月供吧。所以正是因为房价的高涨所以造就了中国城市人口工资水平的相对提升。不相信你自己算算你所在的城市白领阶级平均收入一旦交完每月的房钱,手上还能剩多少钱?我想这个问题就不用我再罗嗦了吧。大家心理有数。所以我可以说一旦房地产崩盘紧接着崩溃的就是你的工资。

  有很多很多我认识的白领们都购了房。他们的算盘很简单:“两口子除开各种税收保险每月纯收入还12000。交3000房钱算什么?我还能再买一套呢!”是的不算什么。但因为房子贵所以什么东西都贵。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所以交了房钱你再除开生活费用就基本上一分钱存不下来,就算存点也赶不上正常的通货膨胀率。问题是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现状的话,理论上说应该没事。你这二十年赚来的钱正好可以弥补政府的两个错误带来的亏损。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随着WTO 5年缓冲期的结束,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到时候没有人能阻止你把钱存入花旗,存入汇丰。请问一下到那个时候谁愿意把钱存在呆帐坏帐如此之多的中国国有银行呢?即使政府再怎么采取措施也可能挤兑,所以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现在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时中国国有这些银行的压力将变得非常巨大。贷款就会难上加上,因为银行根本无钱可贷!同时大量具备高素质人材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定带来市场的强烈冲击和大量现有企业的倒闭以及白领失业。也就是说。一旦外资企业加入竞争,中国现有的99%的白领都将面临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而且外资银行一旦积累了资金开始投资房地产,那么由于它们是正常的操作流程所以造出来的房子就会便宜,其必然拉动全国房地产大幅下跌。如我刚才所说,房价一跌,紧跟着跌的就是你所在的企业的工资收入!可你之前买的房子还贷价格并不会降低或者减少,所以你将无力支付高昂的贷款。那么你的的房子会被银行收走,你的存款会被直接冻结。所以未来中国城市中的白领们最大的可能是和几十年前的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一样。辛辛苦苦二十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何避免破产?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不要买房是一个避免破产的好办法。不过我还要提醒你,为了托住楼市不跌,他们还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您别说,这还真有点效果。现在的人一张口第一句就是:“你有房吗。”似乎你没房就是个太监一样。我实在是气得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人在百度水木周平这个帖吧里发帖说:“不买房子你住哪里?”我就奇怪了,住和买有必然联系吗?在中国一个土地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卖给你和租给你有什么区别?(笑)。更别提土匪一样的物业和把人不当人的强制拆迁!这不纯粹是“皇帝的新装”吗?不过既然WTO中已经说明出版业和传媒业中国还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么舆论救市就会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所以我们在面对很多花言巧语的时候还是自己多动动脑子。以后我们听到的房产的鬼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发指!比如最近就有砖家在鼓吹房价不贵时都说: “什么即使年薪5万,两口子也是一年10万,5年就50万。所以房价当然不贵。”我奇怪的是居然有人点头称是?也许对于这种或者此类已经进化到了不吃不喝不病不穿不动且爹娘早已死绝不用赡养的砖家来说也许还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大家注意提高警惕。

  结束语

  已经买房或者准备买房的白领一族必定随着房价的崩溃而崩溃,那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十年。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中国99%城市白领一族已经面临破产一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你往银行交的每一分房钱都是替政府替炒房者补洞,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房钱。明天大环境一变,你没有那么多资金来补洞的时候就会被市场和银行一脚踢回老家,换一批新人来接着补。不信?走着瞧呗!--PS:为什么我说99%这个数,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99%的人一旦月薪过5000就开始买房,甚至3000,4000都买。小俩口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买下去人生一定会很惨。我只是替他们感到忧伤。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智者,多劝救他们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来源: 乌有之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06: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