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6|回复: 1

漫谈“孝”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09-11-12 1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谈“孝”

归去来兮



“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儒家提倡,推崇备至,教化民众,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法宝。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孝”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的时候怎么对待,另一是死后怎么对待。鲁国的大夫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曰:“无违。”这里的无违,是不违背礼的规定。事后孔子向其弟子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关于生时和死后怎么尽孝的礼的规定在儒家经典礼记里有详细的记载,规定的是行为上怎么做,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下面主要谈谈孝的另外方面的问题。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孝就是赡养父母就行了,可古人不这么认为,孔子弟子向孔子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一个敬字,道出了孝更深的内涵,礼对《孝》的规定里,很多表现的也是敬的内容。又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为孝乎?”有事情年轻人去做,有酒食父兄来享用还好说,在父母面前总是和颜悦色的确是最难的。孔子对孝子孝行的概括是:“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孝经•纪孝行》)



古人对孝的概念不仅仅是侍奉父母、兄长,这仅仅是庶人的孝,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孝有更高的不同要求,他们不存在无能力养父母的情况,他们要尽心竭力(也就是做到忠)做好自己位置上的事才能算尽了孝道,当然庶民要做到的,他们也得做到。比如天子要做到爱亲、敬亲的同时,还要以此道、以德教化百姓。诸侯要保社稷,使民和而安乐。卿大夫要能行先王之道,先王之道既圣王之道。士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上则顺 。



孝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广孝行》)子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孝经 •广至德》)“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孝经 •广要道》)儒家经典《大学》里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子能做到孝悌,家庭能处理好了,这良好的风俗习惯能应用到社会,天子这样教化民众,诸侯、卿大夫、士竭力推行,天下人人互爱互敬了,天下就太平了。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儒家讲中庸,所有的东西多是有节制的,不走极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不仅仅是要规定怎么做,也规定其极限,符合人的本性。恭敬过度就会劳累,谨慎过度就会胆怯,勇猛过度就会闯祸,直率过度就会尖刻,所以要用礼来节制。比如父母死时,因悲痛不吃饭,礼规定不能超过三天,孝子守孝不能超过三年。



儒家讲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君不仁,臣子便可离开他。儒家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官是为民某福利,不能实现自己理想,便归隐,或离开到别的国去。春秋战国之前只有天下的概念,而没有国的概念。爱国的概念可能到近代才出来。孔子看到自己的国君接受齐国的女乐不朝时,便离开了鲁国到别的诸侯国去推行王道。孔子周游列国,想推行他的王道,当然他的王道会使诸侯国强大。有人会想,那么这会对鲁国造成威胁,孔子是不是太不爱国了?不能这么理解,其一孔子心中想的是天下的民众,不仅仅是鲁国的百姓;其二孔子的王道里没有恃强凌弱,以众暴寡,是修文德而来之,当别的国王问孔子打战的事时,孔子便说自己是不懂的。鲁国有难时,孔子又积极帮助鲁国解决问题,免于战祸。



同样父不慈,或不义,子也不能一味的盲从的。《论语 •里仁》中讲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有敬不违,劳而无怨。”对父母的过失要劝阻,如果不听从,仍然要恭敬对待,虽辛劳,而没有怨气。《孝经•谏诤》里,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 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依然是礼,但在礼之前还有义,不合义的亦不能从之。《说苑• 建本》里有个故事: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苏,蹶然而起,進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 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 这里说的还是跟个人有关的私事,有关天下、苍生、道德的大事更要妥善处理了。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其实这也是儒家的话,这句话曾被人用来作为打人的棍子。这里不想去讨论,百善里这孝是不是第一位的, 应当说“孝”很重要。但这里这个“孝”必须是符合善的,或者说应当是符合义的,义前面还有仁,再前面还有德,更前面还有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不是说你听父母的话,为了父母而做什么就是孝,否则就是不孝。你为了养父母 ,你去偷盗、抢劫,贪污、受贿 ,连善多做不到,更不要说符合义了,那怎么谈的上孝。你听父母的话,逆天叛道,数典忘祖,欺师灭祖,欺骗天下,那能是孝吗?前面说过,庶人养父母的物质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而得来的;士以上的阶层,不是说养了父母,对父母好了就算孝的,当然那也是根本要做到的。



古代有句话,叫“忠孝不能两全”,现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这个“忠”是愚忠于皇帝,一切听命于皇帝,为皇帝死就是“忠 ”了。其实忠不仅仅是对皇帝而言的。 古人与人交往、做事多要讲忠。曾子曰“我日三省我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里的“忠”作尽心竭力解。忠字上中,下心,我的理解把心摆的中正,把事放在心上,尽心竭力的做事,可谓忠也。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我不知道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但它不符合孔孟时代儒家君轻民众的理念,前面也说过,儒家并不提倡盲从。忠于皇帝,其实应当是倾心竭力为皇帝做符合道义之事;现代我们可以把它引伸为倾心竭力去做符合普世道德之事。这里的“忠”是士、卿大夫、诸侯、天子之“孝”,而“孝”只是庶人的孝(以养父母、照顾父母之孝。) 当为国尽忠(大孝)时,“孝”(小孝)应当由国来承当,那样忠孝就不矛盾。



“孝”的概念,也不是一直就有的,是儒家提出的教化民众的方法,一家人因有恩有情、血缘关系,教其慈爱、敬顺,比较容易,然后再推向天下。“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礼记•曲礼上》)按老子的说法,儒家是大禹时代开始的。老聃曰:“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并起。”(《论语.寓言十四.下》) 也许孝也是那之后才有的概念。孔子描绘过在他之前的古代,有一个大道能行的理想社会状态,那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游所用;矜(鳏)寡孤疾,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第三十二》),那时的人们也就无需提孝了。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里的绝仁弃义其实不是不要仁义的意思,而是返本归真,回到更高的有德、有道的本来状态 ,不提“孝 ”已符合“孝”的要求了。



“孝”是对在家人说的,根本目的还是维护人类道德、维护人类秩序,佛、道、西方正教的出家人,直接就是为了提升道德,无需以孝来衡量,他们讲善、讲慈悲、讲博爱,对所有人多要好的,是更高的要求,他们为维护人类道德做出了巨大贡献。


0

主题

1205

回帖

169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一叶宗师

积分
16962778
发表于 2009-11-15 21: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不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8 09: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