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03|回复: 0

俄国反思苏共欺骗世界的谎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9 1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安徽人说 2013-03-07
14:45:54
《炎黄春秋》2010年第10期刊发了中
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李玉贞
发表的文章:“一部颠覆性著作:《二
十世纪俄国史》”,摘发了俄罗斯安德
烈·鲍里索维奇·祖波夫主编的《二十世
纪俄国史(1894—2007)》一文中的
一些解密二十世纪俄国历史的一些事
件,其中有列宁从1915年开始得到德
国当局资助在俄国进行革命活动,实
际上充当了德国的秘密代理人。第一
次世界大战开始就主张俄国失败,坚
持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斗
争。二月革命后,1917年4月3日,列
宁和一些政治流亡者,得由德国特种
兵帮助顺利经德国回到彼得格勒......
本文来源:《炎黄春秋》2010年第
10期,作者:李玉贞系中国社会科学
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原题:一部颠覆
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
安德烈·鲍里索维奇·祖波夫主编的
《二十世纪俄国史(1894—2007)》
出版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到一年
就再版数次。2010年6月17—27日俄国
史学家潘佐夫到北京做学术访问,中
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著名专家陈铁
健,北京市委党校党史研究室前主任
吴家林夫妇和本文作者李玉贞等6人曾
两次与之品茗叙谈。
祖波夫1952年生于莫斯科,毕业于
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著名历史
学家,现任俄罗斯东正教大学宗教研
究室主任。据祖波夫介绍,参与《二
十世纪俄国史》这部书写作的40余名
专家都感觉到20世纪俄国历史上有太
多的“空白点”,“不明白的地方”,因“政
治化诠释”而严重失实的地方。向社会
说明从尼古拉二世即位到2007年这一
个多世纪俄国社会全貌,是正直的历
史学家的良心和责任。
这部书的写作是普京任总统时提倡
的。普京于2006年提出了为11年级
(相当于我们高二、三年级)的学生
写一部历史教科书的动议,原希望索
尔仁尼琴完成这一大业。但索氏年事
已高,觉得祖波夫凭其学养定能组织
编写一本“非苏联味”的教科书,便推荐
了他。普京的秘书苏尔科夫邀请祖波
夫等人到克里姆林宫讨论并确立了写
作计划。索尔仁尼琴在身体状况还好
的时候,审阅并修改了相当大的一部
分书稿。但书的篇幅过大,已不可能
作为教科书使用。阿斯特(ACT)出版
社将其印行。书名为《二十世纪俄国
史(1894—2007)》。
一.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
虽然十月革命在《二十世纪俄国
史》中是以“政变”一词出现(顺便指
出,这几乎成了大部分教科书的观
点),本文作者为叙述方便,依然使
用“十月革命”。
在革命期间,列宁是否接受德国的
资助,以进行反对俄国政府的活动?
该书作者认为“是”。他们引用一些学者
据德国外交部公布的档案详细叙述德
国威廉皇帝的计谋:设法从俄国内部
寻找代理人,利用这只别动队,从俄
国内部瓦解沙皇的力量。列宁从1915
年开始得到德国当局资助在俄国进行
革命活动,实际上充当了德国的秘密
代理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主张
俄国失败,坚持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
国内的阶级斗争。二月革命后,1917
年4月3日,列宁和一些政治流亡者,
得由德国特种兵帮助顺利经德国回到
彼得格勒。(《二十世纪俄国史》上
册,127页)。
潘佐夫教授解释说,这件事并没有
什么大不了的,我并不是说列宁是德
国特务。历史上利用外国资助在本国
进行政治活动的事例很多。潘佐夫的
朋友r·契尔尼亚夫斯基认为,列宁不过
是想利用德国援助达到在俄国掌权的
目的。
关于二月革命后列宁对待临时政府
的态度,书的描述是:列宁于1917年3
月6日从苏黎世向彼得格勒发电
报:“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丝一毫
也不支持……不得谋求与其他政党的任
何接近”。他提出:“通过武装起义推翻
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
政”(同上,405页)
同月,列宁在瑞士提出旨在进行社
会主义政变的计划。这个计划得到德
皇和德国总参谋部的“坚决支持”。3月
22(公历4月4)日,德国驻伯尔尼公
使向柏林发电称,社会民主党的书
记,以俄国社会主义者及其领袖列宁
和季诺维也夫的名义提出要求,请尽
快允许他们从德国过境。此公使的电
报最后说:“应予照准放行,使其尽快
回到俄国……这符合我们的最高利益,
盼急复”。威廉颁旨称,如果瑞士拒绝
他们过境,就让这些俄国社会主义者
穿过火线过境(同上,405页)。
德国拨出5000万金马克(约合9吨多
黄金)资助俄国革命者。书中详细描
述这些钱如何分批交到俄国革命者手
中(同上,405~406页)。4月8日,德
国总参谋部向威廉皇帝报告称:“列宁
顺利回到俄国。他干的确如我们所
愿”(同上,406页)。1917年夏季就
有英、法、俄反间谍机构探明这个情
况,临时政府掌握了这个动态,但是
没有能力立即予以处理。4月16日列宁
一回到俄国便宣布了其著名的《四月
提纲》,其宣布俄国第一阶段的资产
阶级革命已告结束,现在的任务是立
即做好向革命的第二阶段——社会主
义革命的过渡做好准备。
二.关于十月革命
如何估价这场“革命”?它“开辟”的新
时代“新”在何处?对于俄国乃至世界政
治发展它起了什么作用?《二十世纪
俄国史》的作者对这场“革命”的评价:
1、传统的俄国社会教诲人们孝敬父
母,尊老爱幼。布尔什维克要彻底砸
烂祖辈父辈创造的“旧世界”。2、对于
人们熟知的“热爱祖国”,布尔什维克
说“无产阶级没有祖国”。3、一般人们
总是讲不要贪图钱财,特别是不要向
亲友谋不义之财,布尔什维克说要彻
底消灭私有制。4、布尔什维克反对人
们常说的不要偷窃和抢掠这种公认的
社会道德,布尔什维克主张并实行让
穷苦人“把被抢走的东西抢回来”。5、
人们普遍认为通奸是不道德的,布尔
什维克认为必须摧毁资产阶级家庭,
取消资产阶级道德,主张甚至实行“共
妻”。6、布尔什维克否定“行善”、“和
为贵”、“积德”等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
作用,认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
级斗争,就是要你死我活,这才是最
基本的人际关系。主张并实行的是“敌
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上帝不会让
人们摆脱苦难,只有依靠和指望共产
党及其领袖,它们才是“劳动人民智
慧、正直和良心”的体现者(同上,
478页)。
三.关于罗曼诺夫皇族的命运
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胜利后,被
打败的阶级应当受到奴役和肉体上的
消灭”(同上,129页)。
书中说,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对于
罗曼诺夫皇族,实行的是斩尽杀绝的
做法。因世界史上有过法国大革命20
年后波旁王朝复辟的先例。
俄国二月革命后克伦斯基临时政府
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审理罗曼诺夫家族
特别是尼古拉二世的问题,作者们引
用1918年5月19日俄共中央委员会的记
录说“关于尼古拉二世皇族人等今后的
命运,交由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办
理”(同上,532页),到7月16日夜17
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夫妇,其4个女儿
(17—22岁),皇子(14岁),医生
和仆人等4名,计11人,另有3条狗,
在关押地被枪杀。女尸受到侮辱,一
条波隆卡名犬被绞死。
原罗曼诺夫家族的亲王4人于1919年
1月27日被枪杀于圣彼得堡彼得保罗要
塞,反抗者遭活埋。他们的尸体投到
附近的动物园。
尼古拉二世及皇后、子女等人的遗
骨在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1998年7月
18日,也就是逊帝及其他10人被杀的
70周年之际,俄罗斯政府决定按照宗
教仪式将其安葬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
罗大教堂,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
在安葬仪式上说:“多年以来,我们一
直隐瞒着这起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
但是应该说出真相,叶卡特琳堡的这
桩迫害案成了我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
页。我们安葬遭到无辜枪杀的人,是
为了替我们的先人赎罪。固然,直接
行凶者是罪人,几十年里为这桩血案
辩护的人也是罪人。我们大家都是罪
人”(同上,532、541页)。
四.关于“红色恐怖”
杀害尼古拉二世皇族案仅仅是苏俄
全国范围内“红色恐怖的开始”。布尔什
维克通过政变手段夺权,强行没收人
民的私有财产遇到抵抗,只能依靠讨
伐队维护其政权,因此“红色恐怖是必
然的现象”(同上,544页)。早在
1917年12月2日,即十月革命过后不到
一个月的时间,托洛斯基说:“无产阶
级彻底消灭没落的阶级,没有什么不
道德可言。这是无产阶级的权力。你
们说我们手软……告诉你们吧,过不了
一个月这种恐怖就将采取极其严厉的
形式,像伟大的法国革命者一样。对
于我们的敌人来说,不是把他们关起
来,而是把他们送上断头台”(同上,
544页)。12月20日成立“全俄特别委
员会”(即有名的“契卡”,是这两个俄
文词的第一个字母),它是对付“反革
命”、“投机倒把”和“消极怠工”者的。其
领导人是赫赫有名的捷尔任斯基。
1918年6月18日列宁写道:“要鼓励人
们的干劲和大恐怖”(同上,545
页)。
捷尔任斯基的铜像在莫斯科卢比扬
广场矗立了许多年,1991年苏联解体
时,人们将其掀倒,在旁边写了一个
大牌子:“全世界无产者,原谅我
吧!”这是后话。
1918年1月列宁在苏维埃第3次代表
大会上说:“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阶
级斗争的问题是用非暴力手段解决
的。为了保卫苏维埃共和国的安全,
一场大规模的反对‘阶级敌人’的斗争开
始了”。然而,布尔什维克对“阶级敌
人”、“反革命”并没有什么界定,最简
单的办法便是看他对苏维埃政权的态
度。于是遍地设立公堂,就地“正法”。
契卡们奉有的指示是“你们审问被告时
不用找什么证据,只消让被捕者回答
他是什么出身,受什么教育或职业。
靠这个就能决定此人的死活。这就是
红色恐怖的实质”。列宁称“契卡在直接
行使无产阶级专政,这对于我们是很
重要的,在这方面契卡的功劳之大无
法估量。除了用暴力镇压剥削者,没
有别的办法解放人民群众。契卡就是
这样做的”(同上,546页)。列宁写
过“专政的定义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就
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不受任何绝
对的法规限制的,直接依靠暴力的政
权”。这是维护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
必不可少的保证(同上,561页)。到
1921年“契卡”已经遍及86个州,16个
特区和508个县(同上,549页)。
书中还介绍了另外一个鲜为人知、
令人惊愕的观点,“共产主义理论家们
设想,红色恐怖的目的,不仅仅是恐
吓,还要人为地选择适合于为社会主
义的‘明天’传宗接代的人”。布哈林明确
阐述红色恐怖的目的:“从枪杀到服劳
役,用各种方法强制无产阶级,这样
做的目的,不管听起来多么荒唐,却
就是用资本主义时期的人当材料,来
塑造共产主义新人类”(同上,555
页)。
当时全俄各地有610个契卡工作委员
会,1000多个革命法庭。1918年—
1922年2月被杀的人不少于200万。但
是没有精确的统计,因一些部门的档
案严密封存;正式文件多半经过篡
改,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仅仅可能是
实际数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同
上,552页)。
五.“星期六义务劳动”
这是苏俄实行劳动军事化和战时共
产主义过程中的事。书中介绍说,列
宁和托洛斯基1918年就认为真正的社
会主义在六个月内就能到来,这段时
间里就要完全消灭商品生产。他们还
同样对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前
景怀抱强烈的期待,认为至少德国可
以接受俄国影响很快取得革命成功。
十月革命后俄国所有五万人以上的企
业悉被没收。生产凋敝,“只有印钞
机”在工作,政府没有了财源。托洛斯
基向列宁建言:
“要强迫所有的工人吃苦受罪,让他
们寻找活路,但不能单独地一个一个
地去做,而要集体进行”。要达到这样
的目的,就必须“把日常生活条件社会
化;消灭家庭,掀掉一家一户的锅
灶,吃大锅饭……不实行军事化,这样
的社会化是做不到的……军事化加上一
天两顿热饭,大家都一样。吃大锅饭
的做法定能为社会监督创造必须的条
件”。作者们认为恰恰是这样的革命“急
性病”导致了一系列错误。“国内战争就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同上,
496~498页)。在作者笔下,劳动,根
本无“自愿”和“热情”可言,多达1500万
—1600万人被迫每天工作12—16小
时,吃的是大锅饭。仅圣彼得堡一
地,到1921年死亡率便高于出生率3—
4倍。从1917年到1920年该市有三分之
一的人因饥饿疾病和政治上的原因而
死亡,这里1917年的46名科学院院
士,死亡5人,流亡8人,1923年仅有
23名。其他如俄国中部省份在1916年
人口总数为6800万,到1920年仅剩下
3800万(同上,498页)。
六.“全盘农业集体化”
书中把20—30年代之交苏联的农业
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同上,
883页),说它是苏共开展的一场对付
农民的斗争,当时估计有200万富农,
150万中农,800万贫农。而富农乃是
滋生资本主义的势力,所以要消灭
之。对富农实行了“区别对待”的政策:
第一类,顽固反革命分子予以枪决;
第二类,予以流放或强制迁移至边远
地区;第三类,则将其扫地出门,赶
出原住地。1930年1月30日苏共中央记
录显示,仅仅在第一期一个多月的时
间里就有20万富农被剥夺财产,60万
被枪杀或遣至集中营,15万被强制迁
移至边远地区(同上,884页)。苏共
中央派出了25万名共产党员工作组分
赴各地,两个月内就有全体农户的
58%加入了集体农庄,其家产包括鸡
鸭和日用品也要全部充公。许多农民
屠宰牲口,已经被充公的“富农”的牲口
由于无人照管而死亡。1928年—1933
年牲口总存栏数剧减,直到苏联解
体,牲畜总数也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1913年的水平(同上,885
页)。群体性抗议事件不断发生,也
不断遭到镇压,1930年一年就有179,
620人被国家安全部门抓获,其中18,
966人被抢决。这一年13,754例群体
性案件中7382件因农业集体化而起
(同上,890页)。难怪有人将其称为
第二次国内战争(同上,889页)。农
业集体化后1932年—1933年出现了大
饥饿,远远超过了1921——1922年列
宁时期的严重程度。这次国外援助没
有一粒粮食到达饥民口中,归“联共中
央,国家安全总局,红军和‘在农村工
作的人’受用了。1933—1934年间饿死
的人数是650万,其中有400万在乌克
兰,因那里的反抗最力”(同上,900
页)。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影响更加
深远的是出生率明显下降,1926—
1937年出生率下降达千分之十。但斯
大林仍然坚持出口粮食换取工业所需
的机器。总计“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
(1930—1933年)死亡人数是930万。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20万人逃到中
国”(同上,901页)。军队士兵大多
来自农村,1933年35万余名官兵被发
现对苏维埃制度“不满”,“闹事”隐患多
达4000起(同上896页)。可以说这是
造成1937年斯大林大规模清洗“阶级敌
人”的伏线。
七.苏联的文化革命,造神气氛中的
高尔基
书中说,由于俄国的精英要么被驱
逐出境,要么遭杀戮,苏共便利用相
当大部分国民不谙国是而实行愚民政
策:不许人民与国外亲友联系,不许
阅读外国报刊。广大群众完全与外部
世界隔绝,根本不了解世界上发生的
事情(同上,932—933页)。列宁、
斯大林的名字开始被广泛地用来命名
街道工厂城市等,帕米尔有一个高
7495米的山峰改名为斯大林峰,另一
处高7134米的山峰被称为列宁峰,马
克思峰高为6726米。
于是人人自危,对于党的正确方
针,只能举手“赞成”,今天开会决定批
判或枪毙某人,你不举手,晚上就可
能进班房,命运未卜。
至于对待知识分子,苏共实行的是
培植一批忠于党的人,通过他们“贯
彻”党的意图。高尔基是其中之“佼佼
者”。30年代苏联著名的哲学家、造诣
很深的洛谢夫出版了一本《神话的辩
证法》。在苏共高压政策下这是一件
大奇事,令斯大林十分反感,于是忠
于“斯大林同志”的高尔基便撰写批判洛
谢夫的文章,称其“大字不识几个”(同
上,933页),还要著书立说。
高尔基被该书作者认为是知识分子
堕落的典范,并举出了几个例证。
1932年4月苏联取缔了所有文学艺术联
合会,官办的“苏联作家协会”成了唯
一“合法”的组织。而文学艺术创作中唯
一合法的流派,便是所谓的革命现实
主义。高尔基在1934年苏联第一次作
家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淋漓尽致地表述
了他对亲爱的“斯大林同志”的拥护和无
限忠诚。
此后苏联各地便根据作家协会的运
作模式建立了一系列官僚化协会,如
作曲家协会、艺术家协会、舞蹈家协
会等,其领导人一概由苏共指定。在
这种高压和限制中,到30年代出现了
严重扭曲历史的《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等影响深远的“经典作
品”。
作者引用高尔基参观索洛维茨(即
古拉格)集中营的表现,说明他对他
亲爱的“斯大林同志”的忠诚。一个男孩
子据高尔基过去的作品把他当做“受压
迫者的庇护神”,向他讲述了自己在集
中营遭受到的非人待遇,高尔基眼睛
里闪着泪花听了孩子的讲述。但是并
没有“庇护”他,男孩子很快就被处决
了。
苏联利用各地古拉格的劳力修建了
白海——波罗地海运河,并以斯大林
的姓氏命名,通航仪式上高尔基发表
讲话,歌颂奴役般的劳动,高度赞扬
斯大林的功绩。
高尔基“不仅参加了兴师问罪的大合
唱,他还为这个大合唱谱曲”,一位姓
瓦尼的瑞士作家这样描述高尔基的作
用。为建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高
尔基不遗余力。
八.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法代表团于春天到了莫斯科,同
苏联商讨如何对付希特勒。作者引用
斯大林1939年8月19日在苏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上的讲话:
“战争还是和平的问题,对于我们来
说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同
法、英签订互助条约,德国将放弃波
兰而开始寻求接近西方大国的办法。
那么战争可以避免,但后来的事态发
展对苏联会十分危险。如果我们接受
德国建议,德国当然会进攻波兰,
英、法势必干涉……那我们参战就对我
们有利了。
“近20年的经验证明,在和平时期,
欧洲不可能发生强大到足以夺权的共
产主义运动,只有打一场‘大战’,才能
建立起一个党的专政。我们要做出自
己的选择,选择什么,这是清楚的。
我们应该接受德国的建议并且礼貌地
把英法代表团打发回去。波兰的亡国
将是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大好
处。”(《新世界》杂志,1994年第12
期,230—237页),《二十世纪俄国
史》第2卷,9页)
2009年8月20日,这本书的主编祖波
夫和作者之一的潘佐夫就此接受电视
台采访。祖波夫说,发动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人,不仅仅是希特勒,还有斯
大林。潘佐夫再次引用了斯大林的上
述谈话。他说,结果已经清楚了,斯
大林明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接受
他提出的损害波兰等国利益的条件,
也还是让伏罗希洛夫一而再再而三地
提出这样的建议。这壁厢英法代表团
同波兰商洽,那壁厢是斯大林利用这
段时间同德国人商洽。潘佐夫说:“实
际上是斯大林需要战争”,一是通过战
争可以占领一些国家并扩大苏联共产
主义制度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又能
促进欧洲的共产主义运动。正是斯大
林需要同希特勒签订这样一个条约。
潘佐夫认为,这部书中关于苏德条约
的论述足以确切说明“就其本质来说,
作为两个社会思潮,纳粹主义和斯大
林主义有许多共同点”。祖波夫说:那
些在1937年杀害本国人民的人,对待
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是一样的残酷,这
话无论对于希特勒,还是对于斯大
林,都一样适用(可参见:www。
radiorus。ru)。正是基于这样的看
法,这本书的作者才摒弃了苏联“伟大
的卫国战争”的用法,而使用“苏联——
纳粹战争与俄罗斯”。
这本书的作者们释放着爱国主义情
愫,“二十世纪俄国经历了可怕的悲
剧:它好像丢失了自我和独特的精神
面貌”。那些流亡国外的人“把俄罗斯的
精神财富保留了下来,但是条件极其
艰苦,他们离开了祖国的土壤”。作者
们自认是在表达史学工作者的责任
感。“1917—1952年这35年的历史是极
其悲剧性的,研究这段历史让人撕心
裂肺。所以许多人宁愿佯装不知。然
而如果后人不能与先辈产生共鸣,那
么先辈的痛苦经历就毫无意义了”。他
们写下这部巨著,期盼着俄罗斯的复
兴,期盼着人类的普世价值在富饶的
俄罗斯大地实现。
请正视历史带给我们的创伤和对明天
的期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5 11: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