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44|回复: 0

了凡居士(图)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0-1-25 06: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了凡居士(图)        

01/24/10  作者:韞真     





【新三才首发】 曾抄过一句话:“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喜欢这其中一种逝者如斯、向死而生的决意。直至今日,重读《了凡四训》,才顿悟其中的深意。以前只看重这前半句,爱其斩断过去、迎接未来之愿,其实后面还有半句:“此义理再生之身。”结合上下文,全句大意是指:(如能发愿,何愁不能超越命数。)昨日的一切,就当昨日已死,不要再想它;从今以后,改过自新,使自身符合义理,便能超越命数。


明人袁了凡,幼年丧父,母亲让他投笔学医,既可养家又能救人。十五岁时他在慈云寺遇见一孔姓老人,老人说:“你是仕途中人啊,明年就能考取秀才,为何不读书求取功名呢?”了凡据实以告。老人便告诉他,自己是云南人,得邵雍皇极数术真传,运数理应传授给他。了凡便把老人带回家,禀报母亲,母亲让他善待之。此后,了凡试探了老人的术数,竟全部应验,丝毫不差,于是又有了读书的意愿。


孔先生为了凡详细预测了一生命运,哪一年考什么,取第几名,哪一年能成为廪生,哪一年出贡,以及哪年当什么小官,哪年寿终正寝,并断言他命中无子。了凡将孔先生为他推算的一生流年均备录在案。一切的发展果然都准确应证了预言,于是了凡安心守命,澹然无求。


在他入贡那年,他在燕京停留一年,终日静坐,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次年回到南京国子监读书,就学前先去拜访了栖霞山中的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三昼夜不眠不语,云谷以为遇见悟性极高之人,便说:“凡夫俗子因有各种妄想、执着纠缠于心,无法静定,你在这里坐了三日,不起一个妄念,何故?”


了凡答道:“孔先生算定了我的人生命运,荣辱生死都有定数,想妄想也没什么好妄想的。”云谷笑言: “我以为你是豪杰丈夫,原来也不过是个凡夫。”


了凡不解,云谷继而说道: “常人由于心的执着,无法不起各种妄念。妄想都有其根源,造什么因,结什么果,所以命数可以被推算出来。然而只有常人才会受缚于命数。极善之人,可以通过积福德改善自己的命运;极恶之人,造恶越多损德越多,他们的命运也会改变。你二十年来不作任何努力,任凭自己被命运束缚,岂不是凡夫么?”


了凡辩道:“难道人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吗?孟子说:‘求则得之’,道德仁义可以追求,但功名富贵怎么求来?”云谷答:“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确实是明训啊。佛经有云: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非妄语也。孟子说的没错,是你理解错了。向内心去求,没有不能得的,不仅仅是道德仁义,行善修慧就能获得福慧之报,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价值都能得到。倘若你一味向外求取,不注意自我反省,那么你就会迷失在追求中,一旦得不到就会认为是‘求之有道,失之有命’。”


云谷又问了凡的一生命数,了凡一一说明,云谷反问他:“那你自认为能否得功名、得子呢?”了凡寻思良久,答道:“没可能。登科之人都有福相,我福薄,又不能积德行善来加深福德;我怕麻烦,也不怎么包容他人,心胸狭窄;还喜欢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压制别人,不积口德,显然不适合考取功名。至于不得子,首先,我这个人待人严苛,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还容易动怒,缺乏慈爱之心,爱说话爱发牢骚,常常挖苦别人,好喝酒、好彻夜长坐,不知道爱惜身体等等,这些都是不得子的原因。其它的过失就更多了。”


云谷便道:“何止是功名。世上享受大富大贵的,是过去修来的福报,理应是富贵之人;被饿死的,他没有福报,是过去造业深重,自作自受。上天是公平的,因果报应是顺应自然的。子孙繁衍也是,有几世的福德,就有几世的子孙传承,断子绝孙的,是他的福德太薄。你如今既然知道自己的过错,就把它们修正过来,务必行善积德、拓宽胸量,与人和爱,不要自甘堕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凡心凡体,必落因果轮回,义理之身却可以超越命数。《尚书》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经》也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你如今不登科、不得子,就是你过去造业所致,但并非无可挽回,从今而后,你力行善事,扩充德性,你的福德就由你享受。《易经》不是教人们趋吉避凶么,如果天命是固定的,我们如何避凶、如何趋吉?书中也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懂得修心向善,你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席话让了凡心悦诚服,拜而受教,下决心改过自新。他在佛前忏悔发愿,立誓从今往后行善事三千。并于当日将自己的号由“学海”改为“了凡”,取了脱凡俗之意。此后,袁了凡诚心向善,时刻不忘警醒自己,遇到别人的伤害损毁,也淡然处之。一年后,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其考第三,不料竟考了第一,命数第一次没有灵验。了凡又检点自己的行为,发觉掺杂过多个人利害思想,行善中也有许多过失。功过相比,过多功少,觉得自己只能算是虚度光阴。从他发愿求取功名开始,历经11年,三千件善事终于完成,便请诸位法师在东塔禅堂把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之后他又诚心发愿得子,再行三千善事,立时得到感应,次年就生了儿子天启。


了凡日日敦促自己,他的夫人也跟着一同行善,这次只用了4年就完成三千善事。其后他继续发愿考进士,许下善行一万件,三年后高中,官任知县。为官期间也不忘行善,愈加勇猛精进,力求惠济众生。


孔先生预测了凡五十三岁寿终,他安心顺命,未曾发愿延寿,竟平安无厄,六十九岁依然体健安康,且为儿子写下了这本《了凡四训》。


从前读来,只当它是劝善的老生常谈,而今再看,其意远不止于此。佛度有缘人,精诚所至,神佛都会无条件地帮他,因为善心、佛性是人身上最为宝贵的东西。


一些人不了解佛理,常为世俗佛教的表面文章所惑,加上一些人的刻意歪曲,便以为佛家讲的“因果报应”是简单的宿命论,是迷信,而所谓的“安生知命,自求多福”就是教人消极地受制于宿命。进而将精神信仰层面的东西一概推翻,指其为麻醉人民斗争意志的精神鸦片,至为荒谬可悲……


因果报应本是自然天理,谁造作,就该谁承受,一时或许未表现出来,但不代表能侥幸逃脱。当然常人要推翻它也很容易,说你看谁谁贪赃枉法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你看谁谁做那么多好事不也没好报……我们看到的东西通常只是面子上的一层,比如这个人表面风光,你可知道他心里多煎熬、多难受;那个人看起来没钱没权,可他自己不觉得苦……苦不苦,别人未必了解,只有自己最清楚。今之世人,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好处,对看不到的便不予理睬不予承认,自己被自己的观念局限,还自以为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做,这才是真正的盲目“迷”信啊……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觉者能够明辨事因,预先断除恶业,凡人却常常无所顾忌、任意妄为,又害怕承担坏结果,厄运来时或怨天尤人或追悔莫及,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人知天命,说的是个顺其自然的道理:该你的就是你的,该来的就会来,好的坏的都躲不开。很多人看不到这个理,一味强求,想要就不择手段去争取,得到了便沾沾自喜,不曾想过给他人造成的损害;一旦得不到又忿忿不平,骂别人不好、上天不公……人越是执着一样东西,往往就在那上面吃苦头,越想求越得不到,越要拼命去求,无形中造下更多的业,最后都由自己承受。


自求多福,意思也是让人向内去求,修身明心,向善向好,自然会积下福德。佛经有云:“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常人以世俗之心度之,就以为佛能让人有求必应。很多人平时不注意言行举止,大难临头时才记起求神佛保佑,一看不灵验便骂佛咒佛。也曾见许多自诩为吃斋的、念佛的人,时常也做些布施、捐功德之类的“善举”,便希望佛、菩萨保佑禳灾去病、升官发财,然而看他们日常作为,却不脱凡人的痴念妄想。须知善心不诚,功利心重,如何能修得真正的福分……


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不是靠与天地人斗,也不是靠强取豪夺,损害别人最终都是要还的,关键是要修治那颗心。人们都祈盼心想事成,却只看到“想”和“成”,忽略了最前面的“心”。修心恰恰又是最难的。通观袁了凡一生,孔公之神算可谓灵异,云谷之破迷可谓明智,而了凡之践行不殆、潜心修善,则可谓至为难得矣。

20100124People.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9 10:4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