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44|回复: 0

中国“愤青”走向世界又如何?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0-4-4 05: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愤青”走向世界又如何?

枫苑博客|

一直想探讨一下时下弥漫中国乃至于全球互联网上的“愤青”现象,但是一直很犹豫,知道写了就会引起争议,甚至招来砖头瓦块,但是,思前想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还是把它写完吧,骂就骂吧,爱谁谁去。

愤青就是“愤怒青年”(Angry Young Men)的简称,本来是指一帮不满社会现状并急于寻求改变的年轻人,上个世纪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闹腾过好一阵子。这个词近些年拿到中国,专门用来指那些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中国愤青也很有点历史了,有人追溯到很远,起码“红卫兵”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作其中的一种,比如六十年代围攻外国使馆的“壮举”就曾引起举世震惊。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人也可以算作一个准愤青,当年也曾为抗议“美帝”走上过街头。有人认为,中国新一代愤青的崛起和1989天安门事件后中国政府强化 “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大关系,近年来媒体不负责任的相互“妖魔化宣传”也起到了不小作用。

愤青近年来在中国越来越活跃,吸引了不少眼球,尤其引起美国新闻界、政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许多人对中国“愤青”现象作过专题研究。他们想弄明白,一个正在崛起的开放的中国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愤青”,他们更想预测中国“愤青”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中国的走向。美国《纽约客》杂志为此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愤青:中国新一代的新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克在2008 年5月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作了《解剖中国当今的民族主义》的报告等,显示了美国各界对中国狂热的民族主义走向的担忧和警惕。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任何理由,事实上,过去十几年越来越泛滥的中国的“愤青”现象已经而且正在改变中国的外交战略决策以及国民心理意识。有观察家发现,中国对西方的态度正悄悄发生转变,从领导层到学术界到普通百姓,目前普遍存在一种瞧不起西方的思潮,主张同西方强硬对抗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占上风。

在国内, “愤青”们已经俨然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他们的钱很好赚,有人甚至提出了一个“愤青经济学”的概念。去年回国,在王府井一家书店一口气买了好多本书,其中有四本书名里都有一个“高兴”:《中国不高兴》、《中国很高兴》、《中国谁在不高兴》、《中国为什么不高兴?》。当然,在这四本书里,只有《中国不高兴》是“愤青”的大作,其他三本都是跟风、搭便车之作。

《中国不高兴》是继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发表以来又一部“愤青” 类畅销书,上市一个月销量便突破60万册。这本书声称“为国直言、替天行道”,要求中国政府和西方“有条件的决裂”,认为“西方人的自以为是,是被我们惯出来的”,因此不应一味讨好逢迎,鼓吹中国应该走强硬路线,用枪杆子领导世界。

不用说,“愤青”都是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青年,这本来是件好事,只是走得太远就有问题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自尊心太脆弱了,太容易受伤了,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让人担忧不已。中国外交部似乎也受了不小的感染,多少年来最爱重复的一句话就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种缺乏自信的陈词滥调。只要容易被“伤害”的国家肯定不是什么“强国”,从没有听见过白宫说过谁谁“伤害”了美国人民的感情。

“愤青”好斗名声在外。最近几年,一些极端“愤青”在涉及中国对外关系时,总是摆出一副斗鸡模样,总觉得都是别人不对,只有自己站在真理一边,而且疑神疑鬼,觉得别人都没安好心,都是在算计中国,中国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行事肯定吃亏,普世价值更是瞎扯蛋,要自己立规矩,要别人照着办。“愤青” 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理性和自制,言语、行为张扬,并试图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愤青”们容易 “生气”、“不高兴”,一生气、一不高兴做事就显得比较鲁莽,只图一时之快,不顾后果。2008年奥运会中美女排“和平大战”,郎平执教的美国队战胜了中国队。这个结果激怒了“愤青”们,他们大骂郎平“卖国”,要求向郎平索赔“国家培养费”。有人则语带讽刺,说“郎平忠实地履行了她入籍时在美国国旗下的誓言”。2008年 “愤青”们又在网上大骂肯德基等几家知名外企对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太少,号召消费者抵制,吓得几家外企大老板们纷纷慌慌张张登上飞机直奔北京来追加捐款。中国“愤青”的蛮横无理让中国在世人面前脸面尽失。

不少人给中国的“愤青”贴上一个“民族主义者”的标签。民族主义一般来说是指主张效忠于本民族及其利益的理念和情感。从严格意义上说,古代中国从来没有过民族主义的观念,只有对一家一姓王朝或中华文化的认同。梁漱溟就认为:“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极度缺乏国家观念,而总爱说‘天下’,更见出其缺乏国际对抗性,见出其完全不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的边界十分模糊,只要在文化或政治上臣服于自己,便可称为中国的一部分。这也就是中国边界问题复杂的一个原因。钱穆说:“中国人常把民族观念消融在人类观念里,也常把国家观念消融在天下或世界的观念里,他们只把民族和国家当作一个文化肌体,并不存有狭义的民族观与狭义的国家观,民族与国家都只是为文化而存在。”

当代中国愤青都有很强的政治抱负,但苦于没有实现的机会。愤青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认为中国目前遇到的问题都会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逐步得到解决。虽然多数人认同西方的民主,但也有一些人拒绝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尤其表现出对于普世价值的仇视和厌恶。大多数愤青认同中国现行制度,拥护共产党领导,但有不少人认为共产党应该实行政体改革,更加开放民主;甚至有人反对共产党的一党专制。

愤青比较记仇,不愿宽容。他们深深地为民族的利益而忧虑,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当中国利益和其他发达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尤其是和中国打过仗的发达国家,他们往往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更多地倾向于用对抗手段解决争端,要和对手“练一把”。他们中多数人非常怀念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如汉、唐、宋、元、清等,希望中国再次强大后能够收复失地,尤其是晚清时失去的领土。不少愤青崇拜毛泽东,认为毛领导下的中国很硬气,在国际上更有发言权,更受人尊重。一些愤青喜欢在网络上发表宣扬极端民族主义的文章,挑动民族仇恨,叫嚣“核平”敌人,不计后果地达到战争的目的。愤青对日本厌恶之极,认为日本没有为二战中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深刻反省、道歉和赔偿,甚至断言“中日必有一战”。

愤青对美国的态度有点比较复杂,观点两极化,有人认为中国在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向美国学习;也有人声称美国根本不值得中国学习。有人认为中美两个大国会在和平发展中形成制衡的局面,平分天下,相互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也有人认为中美之间战争难以避免,主张中国应积极准备战争。部份人非常厌恶美国的“世界警察”角色,坚决反对轰炸科索沃、阿富汗战争、美伊战争等,认为美国才是世界恐怖之源。更多人认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是虚伪的。据说有中国记者团在美国交流期间,在机场看见911事件的直播,竟然兴奋得手舞足蹈拍起掌来,结果被美国驱逐出境。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愤青发出了不少以支持本拉登、反对美国的言论,也出现了不少民间自制的本拉登肖像衣服,以示对“新英雄”的支持。

中国“愤青”人多势众,目前已不满足中国一隅,更是借助于互联网,从国内杀奔到了国外。他们在论坛、博客上对自由主义者发起攻击,争夺话语霸权,往往以激烈言辞对对手进行人身攻击。在万维网里,不时能看到他们的 “高论”,大帽子漫天飞舞,给任何他们看不顺眼的作者扣上“汉奸”的大帽子,从对手的出身、国籍臆测并置疑对手的动机,对加入外国籍者语带讽刺,直接冠以 “美国人XXX”,直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中国说三道四就是抹黑中国,居心不良。他们反对国际化,敌视现代文明,竭力鼓吹中国从开放重回封闭,从合作共赢走向对抗。

当然,“愤青”要引起注意,不会只在网上坐而论道,他们更热衷于搞出一些惊人的“大动作”。1999年5月发生在中国的“反美游行”和2005年4 月发生在中国的“反日游行”就出现了多起群体打砸抢事件。2008年是中国民族主义空前高涨的一年,震惊了全世界,国外有大批华人华侨举行的抗议西方的集会游行,在国内,则以“关门打狗”,抵制、封堵家乐福为突出标志,把狭隘民族主义推向了极端。

追根溯源,当代中国“愤青”的产生是和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分不开的。这种爱国主义具有明显的缺点,它所宣扬的是不讲任何理由的“爱国主义”,完全忽视个体利益,近乎古代的愚忠。有人指出,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剂麻醉剂,更是一包毒药。爱国主义的本意是爱,而在中国却成了恨。没有自由、人权、博爱为其内容,必然发展成为一种营养不良的偏狭的爱国主义。

中国需不需要爱国主义?当然需要。中国需不需要民族主义?当然也需要。但是,这两者都必须以理性为基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如果发展成为一种对于其他国家的愤怒和仇恨,就是病态的,这种愤怒和仇恨若不加控制,很可能成为世界和平的真正威胁,导致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冲突,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人最爱面子,但是中国如何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敏感易怒、情绪化的狂热喧嚣和粗鲁的动作永远不可能为中国赢得尊重。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价值认同和接受,赢得别人的尊重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你的言行要符合一定的公认标准,或者别人认同并愿意接受你的价值观念,你才会得到尊重。你不可能要求,更不能强迫别人尊重你。中国目前能输出的价值观很少,虽然政府很着急,动作也很大,但是方法欠妥,试图我行我素,甚至强加于人,效果不彰是很正常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说过,“一个民族的永久幸福和它的品德联系在一起”,这句话值得关心中国前途的人们深思:号称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品德究竟是什么?这些品德保留下来的有多少?又有多少具有普世意义?当代中国应该以何种品德赢得世人的尊重?

总之,我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首先拥有一个健康的民族心态,“愤青”心态只能给中国招来羞辱,而不是尊重。“愤青”需要学会自制、自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2 10: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