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VS海不归:中国的高端人才为何向别处大逃亡?
天涯社区
最近,在央视对话开了个策划会,有一个选题相当引人关注:那就是中国将花大气力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
对于迅速崛起的中国而言,高端人才稀缺是个人所共知的现实。
2009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会议,对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作出部署。200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5月,中央将召开高规格的人才会议,推出人才发展纲要。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之一。据媒体披露,数量逾百万之众。2008年,4万中国大陆居民加入美国国籍,位列全球之冠。其中不乏科技高端人才。
我觉得这事跟爱国无关。
都WTO了,人才跨国流动很正常,不少被西方国家培养的华裔牛专家回来帮助我们伟大祖国发展,也没见国际舆论天天哗然。而且我们政府对待天天西飞的孔雀态度也从“回国服务”改成了“为国服务”。
但有个现实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有识之士高度重视。本来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聪慧中国种,怎么在国内环境下成不了才?我们的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哪里出了问题?
举个例子:有学者指出,当今中国也许只有 500位生物学家能够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而在美国,仅华裔高产出率的生物学家的数量就超过3000人。
首先应该羞愧的是我们行政阴霾浓重的科研管理体制。正是体制运转的行政化,导致了市场化改革的软约束和无效率,而市场化改革的失效又进一步导致行政管制的强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科研体系的行政制约,这种恶性循环衍生出中国科研体制独有的“二元化”困境。
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单位的设置比较固定,学科分化较多,院系之间,乃至教研组之间缺乏交流,不利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培育和发展。这样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高校科研力量分散,整合度不高,科研攻关能力差,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按行政也就是权力主导科研资源的分配,而不是学识、能力、成果,导致学术的目的不是服务社会和市场,而是博取政绩和行政待遇,结果学术浮躁之风甚嚣尘上,院士、校长造假现象时有发生,有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精英们便纷纷要到国外另寻出路了。
其次,中国的企业应该为自己发展模式羞愧。受特定发展阶段所限,中国处在全球产业链最低端,这本属正常,但因此认为当美国打工仔日子很爽、形势一片大好就很可怕了。本来这次金融危机带来了一次绝佳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机遇,可惜国内民企依旧山寨成风,重应用忽视原创的思维惯性依然,甚至很多本来应该用于创新的民间资本纷纷拿来投机炒做,要知道没有基础技术的突破,我们永远没有可能成为全球制造强国和经济强国。央企就更别提了,领导个个是干部,拿着从国家和人民轻易弄到的钱天天争当地王,挣快钱,滥发福利,将自己主人脸都丢尽而不悔。
如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近400家企业提供了研发数据,它们的投入都小于销售收入的1%,而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这个比例一般都达到3%左右。”而从事这样工作的精英由于投资大、见效慢是难有用武之地的,不立即出走又更待何时?
还有就是百病缠身的教育----虽然披着素质教育华丽的外衣,现在都快成了职业培训班了,所有基础性学科根本得不到行政主导下的优质资源配置,加上专业设置和教学上的急功近利和简单就业率导向,我们不沦为美国基础性教育的学前班才见鬼了。另一方面,教育体系内部的资源浪费和投入结构问题也值得关注。各类学校为提升自己的关注度,赢得更多的国家支持,盲目加大建筑力度,并四处寻租,这突出体现在高校大学城建设和博士点申报方面,其多其滥几成全球教育一景。
未来全球国与国的较量某种意义上是人才的较量。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我们已经到了要强调人才回归、从海外取出人才储蓄的阶段。
当务之急是退而结网。尤其是迅速推进科技教育体制变革,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转变发展观念,使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都能成为人才按照科学规律成长并脱颖而出的沃土。
我始终相信,尽管科学无国界,大多数海外杰出的游子是心系故土的,会伴随着国内制度环境的改良以不同方式报效祖国的。毕竟,大洋彼岸尽管有丰厚的待遇,也永远不是他们内心的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