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1|回复: 0

古人论改过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0-6-3 18: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论改过



改过,就是改正过失或错误,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自省和修身的重要方面。古人认为,即使是圣贤,也难免有过失。《左传》上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如果有了错误却不想改正,那就犯了双重的错误。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改过是对自己行为的积极修正,所以是值得赞扬的事。改过应该像孔子的学生子路那样“闻过则喜”。一个人只有勇于改过,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大意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是错误了。

《论语.子张》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张所说的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犯错误不可避免,尤其是君子之过,更像日食月食一样被人看的清楚明白。对于自己的过失,如果他认真的改正了,人们仍会像以前一样敬仰他。如果知错不改,还故意加以掩饰,那么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还会为人所不齿。

《周易.益.像》上说:“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大意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人不可能没有错误,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唐太宗是历史上最善于听取意见、及时改过的政治家之一。他在追怀魏征时说的话流传千古:“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就是要以别人的言行作为参考,来检验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

如果别人的意见有道理,就要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做的对,自己做的不对,就要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别人的言行有错误,自己也要警惕,防止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尚书.仲虺之诰》上记载:“改过不吝”,意思是有过失就改过,毫不吝啬。

孟子讲过一个寓言: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这个人却说:“我得慢慢改正偷东西的习惯,先由每天偷一只到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就不再偷了”。这个人的错误在于,自己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应该坚决加以改正,决不能迁就、放纵。

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说过:“闻过则改,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与傅全美》),即听到别人说自己有过错应当立即改正,知道自己的过失应当不隐讳,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应当毫不害怕。

孟子曾夸奖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陆九渊根据这个典故,扩充了知过必改的含义。首先,不怕别人指出错误;其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最后,坚决的改正错误。“不惮”两字很重要,有了错误不要怕别人议论,不怕丢面子,更不要害怕改过的困难。做到这三点,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清代思想家和教育家颜元一生推行“经世致用”之说,提倡实行、实践。他说:“改身之过,迁身之善,谓之‘修身’”(《颜习斋先生言行录》),颜元强调做人应严格要求自己,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才是真正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100525084732100093--ss.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 10:4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