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9-26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审美(图)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审美(图)
09/25/10 作者:佩森
【新三才网讯】我们常说“某人很美”、“某花很美”,好像这种判断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事实上,在讨论“真、善、美”时,美是最没有根据的。你可以说人性求真,也可以说人性向善;但是若说人性爱美,则等于说人各有所好,海边的逐臭之夫亦可自称爱美了。
原因何在?在于美的本质是“令人愉悦的”,因此它随人而异。各人的气质、背景、观念不同,加上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大,譬如,中国人推选的美女如何让西方人或非洲人欣赏呢?美是缺乏客观性的。西方哲学曾经探讨客观之美,认为一物若是具备“结构完整、比例匀称、模样清晰”三条件,就是美的。即使如此,照样不能忘记,是“谁”在审美?这个审美者本身的修养扮演了关键角色。对一个流浪汉来说,酒瓶之美犹胜于蒙娜莉萨的微笑。
稍加分析,可知人的审美是由“感受”(或感觉、感情)在决定。感受有当下立即的作用,必须由个体而领会一物之合宜妥适,同时又不能引发任何求知及可欲的念头。这正是康德所谓“无目的的目的性”。心中不存目的,遇上了又觉得恰到好处。
审美教育十分重要。中国传统以儒家与道家为两大学术系统,对于“美”的观点也各异其趣。儒家无法纯粹为了欣赏而欣赏,因为它的关怀在于人间。譬如,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代表大自然,但是谁能与之呼应?是仁者与智者,而不是未受教化的原始人。孔子并不反对天生的质朴,但是更肯定“文质彬彬”,要把质朴的人性与礼乐教化配合起来,才能善度此生。这是“人文之美”的理想。像“里仁为美”,说明乡里若有仁风,才是美好的。美与善之间是互通的。
何以如此?因为人性向善。若非嘉言懿行,怎能令人心仪?孟子更进一步肯定了“人格之美”。他说:“充实之谓美。”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疏忽自己应尽的职责,没有任何欠缺,才能称得起真正的美,才值得我们欣赏赞叹。问题是:这样的美似乎不是我们平常用来描写艺术品或大自然的。儒家对世间的深刻关怀亦由此可见。
道家由于观点不同,看出宇宙万物各有自己的规律,不必念念执着于人类社会,因而可以享受另一种“虚灵之美”。人若摆脱世俗的烦恼,不再为了名、利、权、位而忧心忡忡,就比较容易提升心灵,由一往平等的眼光去观看万物,然后体认其中确实像庄子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此为基础,就不难体会“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境界,而觉得悠哉游哉了。
如果把儒家与道家合而观之,对于“充实之美”与“虚灵之美”的妙谛都可以明白及受用,人生的乐趣自然日益增加了。除此之外,我们现代人还可以借着许多学习的机会,得知艺术领域的奥妙,如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艺术修养,使人生多彩多姿。如果每天想的都是人间琐事,岂不辜负了自己的感受能力,因此,“得开怀时,且开怀”,只要自己有了审美品味,人间何处不能展现为美的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