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5|回复: 0

院士们:“跑院士”公关费需几百万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1-3-9 13: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院士们:“跑院士”公关费需几百万

新华网 2011-03-08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称,院士增选风气不正,有候选人经常把很多人的成果集中到一个人头上进行所谓的“包装”,请客送礼的公关费用可能需要几百万元。这些现象都在提醒着要求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与跟进。

综合媒体3月9日报道,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称,如今的院士增选风气不正,快到评院士的时候,一些候选人就以邀请开会等名目与拥有投票权的院士接触,好吃好喝好招待。“你能感觉到他是在扩大影响----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增加他的印象分。”

陈运泰说,除了“活动”之外,有的单位或个人还很会“包装”。为了包装“大成果”,就把很多人的成果集中到一个人头上。这种事科技界太多了。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原院长邵国培称,一次院士增选时,有位院士候选人提交的材料显示,此人6年之内连获5项国家大奖。要知道,在过去,一个人一生获一两项国家奖,就很了不起了。这个产量是不是太高了呢?后来,那位“丰产”院士候选人出局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认为,目前申报院士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趋势:个别年轻人评院士的材料、奖项和论文都很多,甚至多到不可能完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称,对于那些‘包装’的候选人,我反倒不投票。对于“四处活动”的候选人,我也没给过好脸色。他还说,有人会提前来“拜访”,甚至这次院士评审会刚开完,就有人打来电话,要“预约”下一届的院士。

早些年,院士评选就是学术界自己的事情,很多院士没经过任何“包装”,“原生态”当选。据朱清时回忆,自己当选院士前,论文数量并不多,每年平均发表两三篇文章,其中还包括与研究生一起完成的。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数量很正常,对工作质量也很满意。他搞不明白的是,“现在经常看到有的人一年发表二三十篇文章,光是写英文论文都写不过来!”

实际上,朱清时自己的文章,单是最后写英文稿一项,就要花上两三周时间。有人说,是不是他英文不好,所以完成得慢?他不同意:这不是英文好坏的问题,关键是论文要有思想。即便是用中文写论文,他也要改上好几遍才满意,何况英文。

朱清时是1991年当选院士的,他当选的过程很简单:当时他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工作,单位最初的院士推荐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在推荐院士候选人截止日的前几天,两位老院士认为,应该推荐年轻一点的科学家,这个名额就落到了朱清时头上。

而现在,参选院士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一些候选人所在的单位,也加入到“跑院士”的行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表示,现在,院士被炒得越来越高,这与物质利益有关。院士是一级教授,申请项目容易。一个单位能培养出一个院士是巨大的荣誉。实际上,如今只要是稍微像样点的大学,都有“培养院士”的规划。而到了院士评选阶段,更是需要“组织出面”。为此,一些院士候选人及其单位就会做大量宣传工作,甚至会出现宣传失真乃至造假的情况。

据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左铁钏介绍,现在很多包装公司应运而生,教科学家如何包装自己去拿奖,俨然形成了产业。

一些年轻人被鼓励去包装公司“听听课”。否则,“你傻乎乎的,写那些东西根本拿不到奖!”她说,虽然这是个别现象,但学术界确实流传着“当院士没有几百万元的公关费拿不下来”的说法。

2011年,又是院士增选年,有人又开始“活动”了。“老百姓盼着把科研搞上去,国家也不惜代价。可是学术风气就这样被搞坏了。”一位院士感慨地说。他援引一位领导的表态:不希望看到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出了一堆论文,出了一堆院士,但是科技创新却搞不上去。

有网友认为,九十年代以来的许多新院士不仅学术水平不高,而且道德水平很差。他们还善于捞取政治地位,搞家天下。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院士的评选情况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所以评选院士的相关配套制度需要及时进行完善与跟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15: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