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穷人为何难以改变命运?四大硬伤决定了一切
时间:2011-04-01 来源:和讯博客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并不是人生下来就是就有穷人与富人之分,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突变,从一个被西方人看似经济上很穷的大国,有望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也在日益突出。
事实上,穷人难以改变命运,四个因素起到主要的阻碍作用。
第一,因户籍制度造成的享受社会福利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由于户籍制度早就变成了身份机制,就成为社会分层的关键原因。农民工就是在这一变异的制度下的牺牲品,他们既不被制度内承认,也在乡村没有出路,逐步成为游走于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人和两面人。他们改变这种身份的努力,常常遭到冷遇和阻力。旧有的体制变革落后不堪,已经跟不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化,在人为的分野中,制造人际之间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自由交换,如果在这个舞台上,人为地制造优劣人群,保护一群人而侵害另一群人,结果必然引起社会的巨大鸿沟。
为什么户籍改革蜗牛前进,其阻力主要来自于户籍背后的社会福利分配。将户籍从社会福利中剥离出来,还原其相对公平的本质,应当成为户籍改革的方向。当升学、就业、医保和社保都与户籍挂钩,实质上是在长期维持社会的不公,促成社会阶层的分裂。一部分人靠着这些福利制度,轻易获得巨大利益,而另一部分人却会因此受到很大的损伤,最终导致两大阶层的决裂,加速社会离心力。因为社会福利,本身是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不是为哪个地区或者哪个阶层服务的。一部分享受着福利,而负担和责任都分摊在群体居民身上,凡是有一点良心的人都会认为,这样做实在是有失公允。只有废除不公正的户口与各种公共利益挂钩的制度,才能弥补社会日渐扩大的裂痕。
第二,市场经济形式下,确实藏着一些身份制度的潜规则。由于资源占有不同,特权阶层享受着巨大福利资源,而中下层平民却为子女教育、生病、养老而忧心忡忡。由于资源占有能力的不同,导致在市场形式下财富的差别很大,这是一个不争的实施。权力寻租和各种精英阶层,利用各种千丝万缕或多或少的身份资源,攫取巨额财富的事情,随处可见。西方对于正当的富人普遍存在敬意,因为他们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财富。而在中国,一部分富人的富裕,却是以别人损失获得的,这是老百姓最痛恨的。由于资源占有的差异和身份的不同,构成了一部分富人发财之路,而勤劳和承担风险致富的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在社会上,形成一股仇富的势力,他们埋怨市场导致了腐败和贫富差距。但是,这些在市场没有出现之前,更为夸张,只不过没有用货币计价而已。
举例来说,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权力和身份是社会财富分配的根本标志,不是导致社会经济停滞,就是导致社会政治的专制主义盛行。结果在权力面前,人对人就像狼一样,连皇帝都难保性命。
第三,由于关系资源不同,在工作机会和致富发财机会上,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在中国,自古以来,关系都是最核心的资源,也是一个人社会能力的最重要的工具。现在大学生们戏称,找工作成了拼爹的游戏,嫁一个好老公要比找对工作好。曾经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如丧考妣。关系成就一批人,也组织了另一批人,最终导致权力世袭和近亲繁衍,导致社会上下流动机制的堵塞。
关系如同一张网,网外的人拼命往体制内钻。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焦虑,促使社会的裂变。为何那么多人挤着要考公务员,很多人都是冲着“合法性伤害别人权力”去的。身披着一张关系的皮,不仅能够获得巨大利益,还能让“葫芦僧判葫芦案”。
第四,权利得不得保障,而权力和资本联手“做空”权利的事情,时有发生。借助合法性伤害的外衣,官员和一些特权阶层,往往打着明规则的名义,干着损人利己的事情,合法性的程序往往成为他们的外衣。合法性规则成了他们手中的泥菩萨,用着的时候跪拜烧香,用不到的时候就是一滩烂泥。法律的模糊规定,成为他们寻租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