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58|回复: 2

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2-10-3 16: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汗青网 作者:胡不归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越近似神”。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总是寥寥无几。现实生活中,谁又能抵得过物欲和利欲风暴的冲击?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伤,忍无辱。——《六事箴言 》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越近似神”。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总是寥寥无几。现实生活中,谁又能抵得过物欲和利欲风暴的冲击?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浮躁与喧嚣。对名利、金钱、地位的无止追求,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无限依赖,对感官和精神刺激的放纵。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者有之、利欲熏心者有之,在无尽的占有和谋取和获得中也给自己招来无尽的烦恼,变得疲惫不堪。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不同的利益,受制于名缰利锁的束缚,屈从世俗,俯仰权势,丧失了本真的自我,如木偶一般,身不由己地在自愿或不自愿,自觉或不自觉的表演着。看似热闹,实则与人生追求快乐幸福的目标背道而驰。

有人说世界上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好的人只有两种:孩子和看透世事的老者。孩提时代天真快乐是因为他们想得简单,老年人宁静安祥是因为他们站在人生的另一头参透了生活的真谛。

面对繁华浮躁,面对纷扰诱惑,我们常常被矛盾迷蒙双眼,被冲动搅乱了理智,只有人经历多了,在历经沧桑后,看过了繁华才发现自己心灵的归宿,才发现最朴实的最简单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人只具有了淡泊之心,想法简单了,淡定了才不会为尘俗所迷,为物欲所困,为诱惑所动。生活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用最自由的状态去演绎生命的真谛。

生活需要磨练,人生更需要洞悟。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劳,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淡定的宁静;高山无语,深水无波更是绚烂至极归于素净质朴,宁静深沉的境界。真实的淡泊是对自己人格与情的冶炼,是在纷扰的尘世中物我两忘,是一种内心的祥和,也是一种深入的淡定,它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至。生命仅是个过程,一个转眼瞬即逝的过程,短暂的如苍穹中的一个飞快的流星,曾经,不管你握得有多紧,最终都会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好好珍惜曾经和正在拥有的,努力创造和追求即将拥有的。

至简至淡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它不是简单的无为无欲,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它是对物欲事理的一种适度取舍。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在人生旅途上,少一份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份对功名利禄的执著,便多一份坦然自在。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的方式。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不为眼前功名利禄而劳神,不惊荣辱,不计较得失,宁静从容,我们就会活的轻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

“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这是陆游对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超脱与豁达,人生本来就是一次时光的旅程,只有月白风清的淡定,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也才能欣赏到生命过程中至善至美的风景。
3739-121002112F2261.jpg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8: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选择与生命的未来


来源:网络

从前,有一个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一位武士一直怀疑天堂和地狱的存在。一天,他向白隐禅师请教:“真有天堂和地狱吗?”白隐禅师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答:“我是一名武士。”“什么样的主人会要你做他的门客?看你的面孔犹如乞丐!”白隐故意激怒他,这时只见武士怒目相视,拔剑而出。这时,白隐缓缓说道: “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士为之一震,心有所悟,遂收起宝剑,向禅师深鞠一躬,以谢开示。“天堂之门由此敞开。”白隐欣然道。这是一个人生选择的故事,它告诉人们,人起心动念的善恶和一言一行的好坏,都是对未来的选择。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说人生处处是选择、时时有选择,人生就是一系列的选择过程。由于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不同,各人的价值选择也会出现差别。比如,在做人的问题上,有人选择利己,有人选择利他;有人选择获取,有人选择奉献;有人选择享受,有人选择吃苦;有人选择外求,有人选择内修等等。人生选择实际上是一个人对自己认识和人生觉悟程度的反映,尽管人们没有明确表达自己是谁,也没有发表人生宣言,但他的人生实践已经表明了他对自己的确认和对生命未来的选择。人生实践千差万别,大体上包括三种类型:

一种人以利益为重,追求名利地位,主张享受人生。这种人认为肉身即自己,肉身的物质需要和七情六欲的满足是人生中的首选,精神道德是虚的,无关紧要。所以,一生中围绕身外之物奋斗、拚搏,只重做事,忽视做人;只讲利益,不讲德行;只想利己,不想利他。西方思想家认为这种行为是人的动物性表现,中国思想家称这种人是“势利小人”。

另一种人以精神为重,注重品德修养,主张道德人生。这种人认为良心和道德是人的本质所在,做人就要守住良心,重德向善,提高精神境界,既有益于社会,又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命运。所以,一生中重视做人,修养自己、克己利他、善念待人。西方思想家认为这种行为是为人的人性表现,中国思想家称这种人是“正人君子”。

还有一种人以信仰为重,注重净化心灵,主张修炼人生。这种人认为人有善良的先天本性,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在生命的历程中,世间只是短暂的停留,不应在此迷恋流连,要通过修炼返本归真。这种人按正法正道要求自己,修炼自己,精进实修,境界不断升华。西方思想家认为这种行为是人的神性表现,中国思想家称这种人是未来的“圣人”、“至人”、“神人”。

人无论做什么都是给自己做的,今生所为就是未来命运,目前所做就是选择未来。上述三种人的人生实践实际上就是通向不同目标的三条人生之路。第一种人走的是随着道德下滑败坏的路;第二种人走的是重德向善、福报未来的路;第三种人走的是出世重返天堂的路。释迦牟尼佛讲:“人生只在呼吸之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生命的长河中,人生只是短暂的一瞬。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af7dedb9hc99507381fd6&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44
发表于 2012-10-26 23: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生命的长河中,人生只是短暂的一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7-1 06: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