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90|回复: 0

佛家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图)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13-12-18 19: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其中“陀那”是施,“钵底”是主),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那么没做过这些事就不是“施主”了?

首先看一看施主惠施的五功德:(一)名闻四远,众人叹誉;(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为人尊贵;(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佛教徒称烦恼为漏),不经后世。

可见,“施主”的称呼就是晨钟暮鼓般警醒着你要做到五事: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那些和尚称你为“施主”,也不是非得让你布施东西,而只是为你好,提醒你有许多福分可以得到。至于你要不要这些福分,就是你的事了。

需要补充的是,举行丧葬仪式的丧家,亦称施主。

(责任编辑:石振麟)

(文章来源:文史博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8 23: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