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波 男,1961年生于广东 1985年带河南队到国家队集训,此后一直在国家队当教练。1992年后去美国,从俱乐部一直干到美国跳水队。去年美国跳水队改组后,成为美国跳水队总教练,主要任务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成绩。
“没有举国体制,哪来于芬当年的辉煌和后来的伏明霞呢?”清华跳水一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前国家跳水队教练、现美国跳水队总教练陈文波谈了他对此事的一些看法。
陈文波对清华跳水队的做法还是肯定的, “这对小孩肯定有好处,能一边跳水一边学习嘛。但根据当年在国家跳水队当教练的经验,我感觉,清水跳水队要想在不误学业的同时,达到顶尖水平,几乎是不大可能的。”1985-1991年,陈文波是国家跳水队教练,对中国的跳水有较深的了解。
没有举国模式,就没有于芬和伏明霞
陈文波说,“要想达到顶尖水平必须集中训练,美国跳水队正在学习中国的集训制,美国队也认可了中国队的成功经验。”中国队的举国体制已经被证明很成功了, “清华的模式只能说现在有点超前,也许若干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自己掏钱让孩子训练,像现在的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但现在中国的条件还不成熟。学习和训练两方面发展的话,对训练肯定不太有利。其他项目我不懂,但跳水需要很多时间来磨。美国大学也有跳水队,但成绩不太好。眼看着中国跳水已经是一骑绝尘,将其他队越甩越远。现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都在学习中国。美国以前曾是跳水强国,但雅典奥运会一块牌也没拿到,这是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的第一次,给美国人的震撼很大。美国想学习中国的长处,举国体制还是有好处的。”
陈文波觉得,这场清华跳水官司的本质,从更深层次来讲,其实是于芬一人在挑战中国的举国体制。他觉得这种挑战是很可笑的,“没有举国体制,怎么可能有于芬,怎么可能有伏明霞呢?1989年伏明霞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的时候,只有11岁,连全国比赛都未参加过,就直接参加世界大赛了,当时很多人有意见,按原来的规定,拿了全国冠军或国内的前几名才有参加世界比赛的资格,但当时觉得她的条件不错,就让她参加了,伏明霞的条件好,才重点培养她,她才有更多的参赛机会。”
陈文波说,伏明霞1992年13岁时就获得了奥运冠军,引起外国人不高兴,以后就限制选手的参赛年龄了,以后年满14岁才能参加世界大赛。“如果没有举国体制,伏明霞怎么参加奥运会、13岁就得奥运冠军呢?于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名气了,正因为举国体制,才成全了于芬和伏明霞。”
清华跳水队是个怪胎
陈文波认为,清华跳水队可以作为一个试点,如果可行就行,如果不行,就不要勉强了,“全运会是以省为单位来参赛的,清华没有参赛资格,队员没有参赛机会,就别硬撑了。”
陈文波说,不要认为外国什么都好,其实外国为了提高水平,也在学中国。而且外国的大学也有跳水队,但水平不是顶尖的,真正高水平还得靠职业队。清华队边学边训练,就不能达到高水平,队员到了一定程度,为了冲击高水平,就要转职业队,这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没必要掐死队员,我不理解为何要签合同?既然这个体制是为了孩子受益,就该给孩子自由,如果孩子认为清华模式不适合他们水平的提高,就应该让他们自由寻找新的地方。”
陈文波说,国外的很多跳水队员都来自于各所大学,但他们是很自由的。清华跳水队如果想学西方,就不要将合同定死,这样会限制了队员的发展空间。“说到底,搞来搞去还是于芬自己想出人头地,将队员拉到自己手上。我挺佩服她的胆量和作为,但感觉就目前来说,于芬这条路在中国可能走不通。”
陈文波觉得现在的清华跳水队就像一个四不像的怪胎:说它是专业队吧,它和国家体制不一样,甚至还有和举国体制对抗的味道,比如拒绝国家跳水队的选拔。说它是俱乐部性质吧,更不像,俱乐部是以锻炼身体、以爱好为目的,这点肯定不是清华跳水队的初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