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28|回复: 0

奇女子的绝世奇文,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4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40345
发表于 2015-5-28 14: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網絡

    一、《盘中诗》

1.jpg

《回文类聚》上称其为〝盘中诗〞。

传说苏伯玉曾官游蜀地,一到四川,就被奇丽的山川景致吸引。整天与朋友们流连于山水之间,再加上政务繁忙,迎进送出,竟渐渐把留在长安家中的妻子淡忘了。

苏妻,别看名不见经传,可是一位兰心慧性的多情才女。丈夫一去数载,迟迟不归,连书信也不见一封。妻子看见人家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心里又是思念,又是怨恨。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诉说给丈夫,让〝负心〞的人能深知自己的痴情。

于是就把自己的心意〝盛〞在一只盘子里,寄给远方的丈夫。

苏伯玉接到〝盘中诗〞后,左看右看,反覆琢磨,终于读出了这首〝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心中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令时人,知四足。与其书,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苏伯玉读完全诗已百感交集,又见妻子唯恐自己一片念夫之意不能被他读懂,并深情地在诗末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的读法时,他终于从政务和游乐中醒悟过来。往日的恩爱之情袭上心头,那卿卿我我的相爱情景又历历在目,再也无法抑止自己思乡之情。

《盘中诗》全诗二十七韵,四十九句,主要为三字句,也有部分七字句。它的读法,由末句提示的。当从中央周四角推测,盘很可能是方盘,诗在盘中由中央回旋及于四角,虽然近于文字游戏,倒也无害于诗的完美。

沈德潜《古诗源》关于此诗的评语说〝使伯玉感悔,全在柔婉,不在怨怒,在深于情。〞又说:〝似歌谣,似乐府,杂乱成文。而用意忠厚。千秋绝调〞明人胡应麟也说它〝绝奇古〞。


二、《璇玑图》
2.jpg

苏惠,字若兰,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前秦武功(今陕西)人。传说,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綉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一些豪门望族上门求婚,均被谢绝。一日,逢法门寺庙会,巧遇一射飞雁、穿池鱼的英武少年,其为右将军窦真之孙,名叫窦滔,自幼习文练武,相貌不凡,若兰顿生爱慕之情。经人提亲,结成百年之好。

不料好景不长,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后来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

苏蕙独守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丈夫在身边时,不能感觉出他太多好处,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悔恨之余,她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后突发奇想,又经反覆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然后怀着满腔幽思、废寝忘食地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其中更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3.jpg
璇玑图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明其意,可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于是幡然醒悟,当即打发赵阳台返回关中。并用隆重的礼仪,把苏若兰接到襄阳,自此以后,夫妻更加恩爱。

《璇 玑图》,除正中央之〝心〞字为后人所加外,原诗共840字,纵横各29字,方阵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 六、七言不等,如今统计约可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例如从最右侧直行开始,随文势折返,可发现右上角红色区块外围顺时针读为〝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而原诗若以逆时针方向读则变为〝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妄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真,唐虞圣德怀智仁〞。《璇玑 图》是回文诗中最长、最动人之作,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璇玑图》宛转反覆,相生不穷,可以说,这是人类在计算机发明之前,远古时代的一次电脑行为,是亿万个大脑细胞在亿万次的组合与分裂中间获得的一次空前绝后的智慧结晶。苏若兰织《璇玑图》时,年仅二十三岁,才情之高,慧心之巧,堪称千古绝唱。


三、《怨郎诗》(又名数字诗)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终 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说司马相如原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临邛县城认不得。七八九十百千万,吾心对尔早已矣。)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 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此段疑为不是卓文君所作,〝百无聊赖〞一段在卓文君死后数百年才出现,且当时转世这一说法并未流入中原)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四、《我侬词》

元代江南大才子赵孟頫,字子昂,是继苏东坡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书被称为〝赵体〞,对明清书法的影响很大。他的妻子叫管道升,这也是个女才子,善画竹,着有《墨竹谱》传世,对后人学画竹大有裨益。

当 时社会上的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加以官运亨通,年近五十的赵孟頫却也爱慕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起来了。而他不好向妻子明说,可文人有文人的办法,作了首小词给妻子示意:〝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 占住玉堂春。〞这词儿意思是说,你没听说过王献之先生有桃叶、桃根这两个小妾,苏轼先生也有朝云、暮云这两个小妾。因此,我就是多娶几个小妾也并不过分;何况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而夫人管氏读后,便也填写了一首《我侬词》: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我 侬词》把夫妻关系比喻做泥,让人拍案惊奇。从两个人复杂的制作过程(捏塑、打破、调和、再塑),我们可以想像夫妇两个经历的不平凡,已经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分彼此,无法离弃的地步。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特别是末句〝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生死同在,只有你我。

赵 孟頫得词,只得打消了他原本要纳妾的念头。而这一桩文坛趣话,此后遂被人们传为一段夫妻情爱佳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17: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