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中国的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在北平芦沟桥附近,同中华民国政府军(下简称国军)驻守该地区的29军37师219团一部发生激战。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此后大战踵接不断。
淞沪战役(1937.8.13~11.12),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10个师28万人的兵力;国军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战役结束。日陆军省公布:“此次上海战事,我方伤亡达4万。”
忻口战役(1937.10),国军称歼敌4万人(包括中共八路军115师消灭日补给部队547人在内)。
台儿庄大战(1938.3),是役国军称歼敌3万余。
武汉会战(1938.5),日军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双方投入兵力总数达140万。国军称歼敌20万。
四月攻势(1939.4),包括晋南、豫北、鄂中、赣北等反攻中,国军称其消灭敌军9万人。
随枣会战(1939.5),国军称消灭敌军5千多人。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9),日军挟海陆空军十万之众,攻取长沙遭失败,伤亡3万余人。
枣宜会战(1940.5),日军以六个师团的兵力,进攻南阳和襄阳。国军称此役歼敌4万5千人。
百团大战(1940.8~12),中共八路军称歼敌2万5千多。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9),日军调集13万兵力,分三路进犯长沙,国军守军稳扎稳打,给予日军以极大消耗。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1942.1),日军纠结三个半师7万余人围攻长沙。是役,国军称毙伤日军5万6千9百多人。
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1),国军挫日军于同古,败日军于仁安羌,解英军之危于同年四月。国军称歼敌6万多人。
鄂西战役(1943.5),日军纠结11万兵力向长江三峡进犯。是役,国军称毙伤敌3万余人。
缅北反攻(1944.1),国军称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
豫南鄂北(1945.3~5),国军称毙敌1万5千7百多人。
此外,国军大的会战还有:太原会战(1937.10~11),南京战役(1937.12),徐州会战(1938.2~5),广州战役(1938.10),南昌会战(1939.3~4),桂南会战(1939.11~1940.1),上高会战(1940.3),晋南会战(1941.5~6),浙东反攻(1942.8),常德会战(1943.11~44.1),湘西会战(1945.4),滇湎路战役(1942.3~9)等,双方每次会战参战总兵力在15~80万之间。国军称毙伤日军62万。
抗战八年间,国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役1,117次。毙伤日军145万。国军陆军伤亡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军将领达200多人,1985年中共承认有85位,被史学界倡扬者有115位。(以上版本较多,所列数字有出入,待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上将呈递投降书。抗日战争以中华民国政府的惨胜而结束。
在八年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开辟了敌后战场。除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外,还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游击战术,也对抗战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国军正面作战。笔者十三岁进入“新社会”,青少年所受的教育,都是“正面”教育,只知道抗日战争是八路军用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战打赢的,文革前,从没想过国民党军队还有那么多、那么大的会战!
不过,毛泽东对国军战绩不屑一顾,他在《蒋介石在挑动内战》中写道:“中国解放区的抗日军队,抗击着侵华敌军百分之五十六(笔者:即约30~40万)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这就是说,伤亡320多万的国军,仅抗击了44%的日军和10%的伪军,亦即抗击约20~30万日军。他还多次谴责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还“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但历史正在一步一步地揭示谎言:毛泽东的中共,不仅为中共制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和“要避开与日军正面冲突”亦即“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的总方针,下令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避免与日军正面作战,还秘密派遣潘汉年、袁殊等人,在上海、香港、南京等地与日、汪勾结,分享国民政府党、政、军的情报。
抗战胜利60年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些话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下一图注“百团大战”,你会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