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0年8月,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违背毛的“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的抗日战略方针,调动103个团的兵力,在华北249公里长的正太线上,向日军发动进攻。到12月初,以伤亡22,000多人的代价,取得了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的胜利,使华北根据地基本上连成一片,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军威。毛泽东于9月30日给彭发去一份电报称:“百团大战真叫人兴奋,这样的仗可否多搞一两次?”
然而,百团大战后的两年中,日军增调两个师团,约六到八万人,反复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在“扫荡”中,八路军遇到了空前困难,抗日根据地一度缩小了三分之一,队伍也从四十万锐减到三十万。总结两年教训后,毛泽东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否定了9月30日的电报。据毛泽东的前秘书李锐在《庐山会议实录》一书中披露,毛认为:抗战中,共产党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存实力,抗日是次要的;日本人占领中国领土越多,国民党损失越大,对共产党越有利;百团大战是引火烧身,把日军从国民党那边引向华北根据地,使国民党得利。因此,毛批彭“帮了蒋介石的忙”,犯了战略和路线错误。在1944年中共整风运动、1945年的中共“七大”和华北座谈会上,百团大战被毛作为一个极大的错误来批判,前后批彭批了四十天。这挨批斗的四十天,被彭德怀牢骚为“操娘四十天”。彭德怀虽然承认百团大战的指挥方面存有问题,却坚持认为总体上没错。
笔者在研究了一些资料后认为,到1942年初,经过三次长沙保卫战以后,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军已被打得精疲力尽,至少暂时无力反攻日军;由于美日矛盾加据,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也无力调遣更多兵力向国民党政府军发动新的攻势。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巩固已占领土,从而确保南进物资运输的畅通,自华中战区抽调两个师团到华北战区,对中共根据地进行“扫荡”、“清剿”,便成了侵华日军的重要选择。因此,不论有没有彭德怀发动的百团大战,日本增调军队巩固华北防线为势所必然。
百团大战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百团大战是真正的抗日,没什么错。然而,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毛及其同伙,指责彭的百团大战是“帮蒋介石打日本”,文革中,彭又被批判为“搞独立王国”,“背着毛主席发动百团大战”,“使我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等等。上层精英们在声讨彭德怀的“滔天罪行”时著文说:“一九四○年八月,彭德怀背着毛主席伙同朱德擅自搞了个‘百团大战’。战役进行了三个月二十五天,暴露了我军主力,使日寇攻打蒋介石的军队来进攻我军,保护了蒋介石,使我军和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这种无耻的消极抗日的自我保护主义,至今仍有很大市场。彭拒绝认罪,竟被打断肋骨,受重伤,后终被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