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图注09:简评抗美援朝战争

已有 245 次阅读2015-5-22 22:05 |个人分类:文革

图注09:简评抗美援朝战争  回原)   (回序幕

 

韩战发动者金日成和中国志愿军司令彭德怀

 

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右)在战地慰问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死他乡的都是谁家的儿女?

    1950年6月25日凌晨,金日成率领北朝鲜15万大军,突破三八线南韩军(总统李成晚的防线,开始了统一朝鲜半岛的“解放”战争。

    这场“解放”南韩的战争,是苏联首脑斯大林策划和批准执行的。

    在欧洲,斯大林挑起了“柏林危机”,直接与美国对抗。在美国和欧洲强大军政压力下,苏联不得不于1949年5月12日,解除了历时近11个月的对柏林封锁。为了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力量,斯大林决定采纳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建议,在东方挑战美国。他设计了不直接与美国对抗的“一箭双雕”之计:一方面利用美国保卫南韩立场的动摇性,命令金日成军事占领南韩,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势力;另一方面利用毛泽东急于武装军队和发展经济而有求于他的心情,要求毛泽东军事支持金日成,挑起中美冲突,从而达到控制桀骜不驯又具较强独立意识的毛泽东的目的。

    遵照斯大林的指示,毛泽东在“柏林危机”后不久,便把以鲜族人为主的三个师又两个团的兵力,移交给了金日成。这个由6.9万人组成的兵团,成了金日成进攻南韩的主力。同时,在北朝鲜发动对南韩进攻前的数月里,解放军的七个野战师奉调于东北,使东北军区部队达40万之众,其中有15万人陈兵于中朝边界,完成了为出兵朝鲜的军事部。到此,中共“以血换援”的方针确定了下来。1950年8月13日,东北军区司令高岗,在一次东北边防军的干部会议上说:“我们必须主动帮助朝鲜人民……让朝鲜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北朝鲜军的进攻,势如破竹,仅三天就攻克南韩首府汉城(现名首尔),并以凌厉攻势,全面地迅猛地向韩国腹地推进。两个月内,席卷并占领了几乎整个韩国领土,把南韩军赶到北纬三十五度线上的洛东江、釜山角落里。胜利在望的金日成宣布:“八月将是解放祖国全部土地的月份。”

    面对北朝鲜军的突然进攻,华盛顿一片混乱:一派坚持国务卿艾奇逊放弃韩国的战略,认为朝鲜非美国利益之所在;另一派则从“柏林危机”中吸取教训,主张根据保罗.尼尔兹等完成的代号为NSC-68研究报告的建议,在全球各地迎击共产主义的任何挑战。很快,总统杜鲁门做出了迎击挑战的决定:他一面下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命令远东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派兵迎击,一面向安理会提交动议,授权组成联合国军抵抗北朝鲜军的入侵。7月7日,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表决通过了第84号决议,组成以美为主由英、法、土、加等1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任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援助韩国抗击北朝鲜的侵略。苏联代表的缺席,特意把中国推向与联合国和美国直接对抗的前沿。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以7.5万人的兵力,在朝鲜中部仁川港发动了“烙铁行动”。仁川登陆成功,使北朝鲜军像“一根绳索底端吊着的一块石头,从中间剪断绳索,石块就会跌落”那样,处于灭顶边缘。麦克阿瑟的预想实现了:联军登陆后,进攻到洛东江、釜山附近的北朝鲜15万大军,回头一看,惊恐万状,在仓皇撤退中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

    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国政府出兵。紧接着,斯大林致电毛泽东要中国出兵,或允许金日成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由于获取了斯大林军援和经援的许诺,为了证明他不是“民族共产主义者”,也不是铁托,10月8日,毛泽东开始实施“以血换援”的方针,发布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以成建制的兵团进兵朝鲜,继而以“唇亡齿寒”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口号惑众,动员数十万计的机械、修筑、运输等后勤工农援战。

    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在错误情报蛊诱下,越过三八线,挥师北上,如入无人之境。10月19日,联合国军攻克北朝鲜首都平壤,麦克阿瑟发信敦促金日成投降,扬言11月23日感恩节前,消灭北朝鲜武装。

    当联军先头部队行将“饮马鸭绿江”时,10月25日,秘密跨过鸭绿江潜入北朝鲜丛山峻岭中的21万中国志愿军,突然出现在联合国军面前,打响了第一次战役,接着以40万的兵力,打响第二、第三次战役。

    在优势兵力和人海战术的突然攻击下,措手不及的联军节节败退,相继丢失平壤、汉城后,败退到三七线上防守。

    由于兵败,麦克阿瑟力主增兵和轰炸东北,被杜鲁门否决。杜鲁门总统、艾奇逊国务卿、马歇尔国防部长等人,主张在不扩大战争范围的前提下,依靠其强大的技术装备优势,稳步向朝鲜北部推进。麦克阿瑟对此不满,公开发表了与总统相左的言论,被杜鲁门撤职,总司令一职由战地司令李奇微中将接任。麦克阿瑟返美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先后有700万人上街示威,支持麦克阿瑟,指责总统滥用职权。

    当中志愿军攻到三七线时,彭德怀下令停止进攻,引起高层激烈争吵。金日成和苏驻朝大使兼北朝鲜军总顾问拉佐瓦耶夫认为,志愿军应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把联合国军赶下大海。他们毫不客气地批评彭德怀右倾,并把“状”告到斯大林和毛泽东处。

    连续三次战役使彭德怀意识到,今天的对手不是当年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军,要消灭美军一个整师是不可能的,速战速决也不现实。据报导,在第四次战役反击时,中国以五个师的绝对优势,包围了美2师23团的阵地,力图歼灭一个整团。但攻击几天后,在阵地前除留下2,000多具尸体外,一无所获(另说志愿军阵亡5,000人)又据知情人回忆:由于没有空军掩护,“1951年春,一次四个军在大江南岸,接不到撤退命令,6万多人挤在狭小地带,在敌军漫天炮火轰炸下,几乎全部死难。”彭德怀曾于12月19日报告毛说:“大衣和棉鞋多数未运到,棉衣、被毯,多被敌机燃烧弹烧掉,不少战士穿单鞋,甚至还有部分人打赤脚。……目前正值大雪,气温已降至零下三十度,战士在体力削弱冻坏脚者无法走和沿途露营情况下,可能发生不可想象之损失”1951年1月2日,中共负责志愿军后勤供应的李富春告诉苏联人,有的整支部队死于严寒。因此。彭德怀认为,必须改变要求消灭整师和速战速决的方针,为此,他必须说服最高统帅。而此时的毛泽东,已被“胜利”冲昏头脑了。1951年1月,他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美国人不过如此,不怎么样,还不如日本人,扬言:“我一次消灭他一个军没问题。 

    2月21日,彭德怀夜飞北京,赶到毛住地新六所,排闼直入,唤醒酣睡中的毛泽东,力陈兵员不足、后勤保障困难等问题,并晓以速胜的危险性。毛泽东经过认真思考后,修改了他的战略,敕令彭德怀:“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毛泽东的表态,支持了彭德怀,终止了彭、金分争但彭德怀不得不按照毛的旨意,持百万之众,发动了损失惨重的被西方媒体称为“绞肉机”的第五次战役。 

    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战役即被李奇微称作的“屠夫行动”结束后,中朝方宣布“胜利转移”即后撤到三八线以北与联军对峙。是役,中朝方宣布取得了胜利:经50天奋战,毙伤俘敌8.2万余人志愿军伤亡7.5万余人;联军报告称,毙伤俘中朝军14.5万人。 

    1951年5月1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我认为美国的真正敌人是克里姆林宫,而且不会忘记,只要这个敌人在幕后操纵,就不能浪费美国的力量。”显然,他识破了斯大林一箭双雕计,明确表示主要敌人是苏联,不愿与中国纠缠而“浪费美国的力量”。他下令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凯南与苏联代表马立克接触,商谈停战谈判事宜。6月13日,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却浪费大量军事资源的斯大林,权衡之后,同意并下令和谈。

    6月30日上午8时,李奇微奉命以电台广播方式向中朝军司令发出停战呼吁。7月1日,金日成、彭德怀复电响应。于是,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 

    听命于斯大林的毛泽东认为,在朝鲜打持久战对“中国”有利,中国有的是人,人多不怕死人的优势可以拖垮怕死人的美国,而换来的却是中国暂时无法拥有的军援和经援:苏联不仅答应并已经开始用苏式武器装备武装中国60~100个师(其中10个师装备已用于朝鲜战争),还答应给中国援建156个能制造汽车、飞机、大炮等工业项目。毛泽东是个善于“假外患,平内忧”的高手,在强权运作下,持久战的好处被发挥了出来: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掩饰真相的宣传教育,已强化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和对自由的遏抑,大大提高了他个人威望。

    停战谈判开始后不久,双方的分歧已明朗化。主要分歧是停战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和战俘遣返原则。联方坚持,以双方实际控制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尊重战俘,志愿遣返;中朝方则要以战前的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遣返全部战俘。从战争中得到好处的毛泽东和中共,不愿使战争停下,于是,双方谈了又打,打了又谈,谈谈打打交替进行了两年多。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沉重的军费负担使苏联新领导人不能容忍了:中朝付出的主要是人,而他们付出的主要是钱。他们不能照顾毛泽东借外患平内忧的策略,要求中朝两国按联合国军的条件签署停战协议。发动南侵战争几乎使国家变成废墟的金日成和他的大臣们,对谈谈打打早已不耐烦,要求停战的呼声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势下,毛泽东不得不下令签署停战协议。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停战协议签署后,以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停战军事分界线。由是,北朝鲜比战前丧失了3,880平方公里国土;在21,374名中国志愿军战俘中,有14,715名选择去了台湾;在7,245名美国战俘中,也有23人选择去了中国但到1955年7月,其中22人回到了美国。 

    据报导,朝鲜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为300多万:联合国军120万,其中美国48万;中朝国军188万,其中中国130多万据美方统计,联合国军伤亡113万,其中美国伤亡14万多人据中国军方报告,中朝军队伤亡近63万人,其中,中国伤亡36万人。如按此“统计”和“报告”,联军和中朝军伤亡是1.8/1,联军比中朝军多伤亡50万人中朝两国在劣质武器的条件下,使“武装到牙齿”的联军付出了如此沉重代价,显然是个奇迹但到九十年代,人们听到了一系列新数据:苏俄档案解密后,传出中国伤亡92~100万;朝鲜停战五十年之际,有社科院学者在网上透露,中国伤亡77万停战六十年后《炎黄春秋》披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印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经验总结》中说,志愿军先后出动135万,健全回国的有37.2万人,冻伤致死致残在内的减员人数达到97.8万又据报导,中国高级官员曾对友党说:中国军队阵亡40万;有学者则认为,中朝方伤亡约在120~150万之间除成建制的志愿军外,那数十万计的机械、修筑、运输等后勤工农援战人员伤亡呢?没见有人披露。笔者认为,只要中朝两国不敢解密档案,中朝方伤亡就是个待解的未知数 

    2011年9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九一三”四十周年文史研讨会》上,有与会者披露1971年基辛格访华后,中美关系成为热点。林彪说:“好端端的一个大好的外交形势,被耽搁了20年。”林豆豆问林彪:“抗美援朝,美国说美国赢了,中国说中国赢了,到底是谁赢了?”林彪回答:“谁也没赢,斯大林赢了。中国上了斯大林的当,苏联通过朝鲜战争把中国拉入苏联的怀抱。现在中国和美国接近,远则近之,近则远之,这是好事。”

    正当御用精英们还在高唱抗美援朝是“唇亡齿寒”“保家卫国”时,《炎黄春秋》在“抗美援朝的得与失”一文中披露:1956年9月23日,毛泽东对来参加中共八大的苏共政治局委员、第一副总理米高扬说:“朝鲜战争根本错误,斯大林应该负责。”还抱怨说:“斯大林、金日成对中国刻意隐瞒发动战争的时机及作战计划,最后,中国却被牵连进战争,这是错了,绝对错了。”1960年在各国共产党代表参加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上,中共代表团团长彭真就朝战问题与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发生争吵。赫说:“如果毛泽东不同意,斯大林就不会那么做。”彭真反驳:这种说法“完全错误……毛泽东是反对打仗的……是斯大林同意的”。尽管“保家卫国”的谎言已被披露,但在中宣部“主旋律”的监控下,这个谎言在中国大陆高喊了六十多个年头后的今天,人们还看不到由谎还真的迹象。 

    历史证明,中国虽然没赢,并为这场不义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但却成全了金日成和毛泽东人。造成300多万朝鲜人伤亡的刽子手金日成,在强权运作下,摇身一变,成了北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善“假外患,平内忧”的高手毛泽东,通过“以血换援”的实施,不仅强化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还使他成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从而为尔后的迫害和贫困、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创造了必要条件。历史也再次证明:在专制国家,战争强化专制,武力消泯自由。因此,许多独裁者都敢于冒外战的风险,借以达到转移国内矛盾、视线和强化独裁权力的目的! 

    毋庸置疑的是,朝鲜战争最大受害者是朝鲜人民,其次是“以血换援”的中国人。停战五十周年,当美国老兵出现在首尔街头时,成千上万的南韩人向他们献花,感谢他们用鲜血给韩国带来了自由和繁荣令人遗憾的是,在那一天,因愧疚而无颜以对,中国老兵没有出现在平壤街头:中国人和老兵们已知,他们的鲜血白流了,他们给北朝鲜人带去的不是自由,而是压迫,不是繁荣,而是贫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又看见,中国与美、韩经济上互补、政治上相依性很强,上层、民间交往频繁,早已忘记了毛泽东“唇亡齿寒”和“保家卫国”那套耸人听闻的谎言 

    抗美援朝战争虽给中国一百多万个家庭带来了不幸,却给今天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有人论证说,抗美援朝的最大损失是失去了“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期”;但笔者认为:恰恰相反,失掉“解放”台湾的机会,却给中国留下了一片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沃土,从而给中国光复真美传统价值和重修普世价值,带来了希望!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14 18: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