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林彪讲话——明颂天才暗批张
1970年8月23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开幕。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在周恩来总理宣布了会议讨论修改宪法、国民经济计划和战备三项议题后,林彪按事前与毛泽东约定的内容开始讲话。他俩约定了什么内容呢?据高文谦在《晚年周恩来》一书中披露,在林彪讲话前,毛泽东问林彪准备讲什么,“林说:听吴法宪讲,在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时发生了争论,张春桥不赞成写上国家机构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还说赫鲁晓夫天才地创造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我想讲讲这个问题。主席听了后说:这不是张的意见,是江青的意见,是江青在背后搞的鬼,你可以讲,但不要点张的名字。”高的说法,在许多要员的回忆录中得到了印证。
实际上,在九大前,林彪与毛泽东的分歧已经明朗化。林彪觉得跟着毛泽东得罪了太多的大人物,没有像周恩来那样,在跟着毛泽东打倒一批大干部的同时,又能借机保护一批要员。因此,在九大上,他要利用“接班人”做政治报告的有利条件,树立一个敦厚宽容且务实的新形象,以期改变他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助纣为虐的负面印象,为未来全面接管权力做好准备。这个新形象的思路是:残酷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文革应该体面收场;今后要讲经济建设,要搞民富国强,安抚干部和群众。这个非毛想法,正好和周恩来不谋而合,受到了周的支持。这种“宽猛相济”“恩威兼施”的统治权术,林彪非常熟悉,否则,他统帅百万大军就无法解释。因此,根据他的授意和授权,陈伯达起草了题为《为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九大政治报告大纲。然而,他的计划出了纰漏,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宽”“恩”只能有毛做出。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天才的毛泽东看穿了他施“恩”的计谋,决定收回毛自己曾放出的“三年结束文革”的试探性风言,要把文化大革命继续搞下去。因而,他授意陈伯达起草的“恩”字号政治报告大纲被毛否决,并由江青集团的张春桥和姚文元取而代之。对于江青集团的张、姚,他曾多次在私下表示:“张、姚是无名小卒,不知是那里冒出来的小记者!”但对毛的决定,他也无可奈何。他对亲信发牢骚说:“他们写什么是什么,我林彪一字不改。”果然,当张、姚起草的以毛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中心的“威”字号政治报告摆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连看都不看,便在九大上照本宣科。早在六十年代初,把江青鄙称为“婆娘”、文革中又把张春桥视为“眼睛蛇”的林彪,当九大上树立新形象计划受挫时,便把江、张等视为“接班人”地位的主要威胁。这样,毛左派分裂,形成林、江两个左派集团,开始了争夺接班权的角逐。
在二中全会上,为了巩固已得到的地位和树立新形象,林彪决心利用党内反江、张势力“清君侧”。由于投鼠忌器,无法对第一夫人下手,便先拿江青的高参张春桥开刀。在得到毛泽东首肯后,便重弹“天才”老调,把冷箭射向“眼睛蛇”。此刻,权力欲使他忘记了高岗抨击刘少奇的教训(3)。他说:
“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他批评“有人”说毛主席对马列主义没有发展的观点,指出“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反马列主义的”,“这点值得我们同志们深思,尤其是在中央的同志值得深思”。在谈及宪法草案时,他说“把毛主席的伟大领袖、国家元首、最高统帅的这种地位”,“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非常好,非常好!”并说这是整个宪法草案三十条中“最重要的一条”、“最根本的经验!”“肯定毛主席的伟大领袖、国家元首、最高统帅的这种地位”是这次宪法的一个特点。他还说这种领袖地位是“国内国外除极端的反革命分子以外不能不承认的”。对于“天才”,林彪说:“我们说毛主席是天才的,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这次宪法里面规定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思想。我最感兴趣的、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
林彪翻来复去地讲他的上述观点,直讲了一个半小时,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个颂辞连篇的讲话,按约定,没有点任何人的名,但暗藏的杀机,使知情者敏锐地察觉到,副统帅下达了批斗江青集团高参张春桥的动员令。
果然,全会在讨论林彪讲话时,批判的矛头迅速明朗化。